陳晨坐在牧馬人車輛內,靜靜望著窗外。
邊,隱隱可見四座如通柱般巨大的煙囪在地平線上默默聳立著。
不過陳晨知道,那其實並不是煙囪,而是虹站的冷凝塔。
其實按道理來建造在海邊的虹站是不需要冷凝塔這種建築存在的,而是采用直取直排的方式,直接取海水冷卻,然後將釋放過熱量的海水再次排放回海洋鄭
畢竟海洋本身就有著巨大的體量,不會因為一丁點排放就改變水質以及溫度,從而節約了成本。
這就是大部分虹站都想建在海邊的原因了。
至於這些冷卻塔則是雙方妥協的產物,陳晨和納米比亞的環保部達成協定,為了防止虹站發生意外,黑光科技的虹站將會存在兩套散熱裝置,便是海水直排散熱和冷凝塔散熱。
此時,陳晨便朝著竣工的虹站趕去。
經過十八個月的修建,黑光虹站終於到了準備竣工,並進行試運營的時候了。
道路的兩邊,則是每隔百米都有一座高壓電輸送塔,這些高達三十米的鐵塔從虹站一直延伸至生命科學城,再繼續延伸至鯨灣港、斯瓦科普蒙德,以及弗洛茲卡斯巴肯等等沿海鎮,形成了非洲荒原上一道獨有的風景線。
隻要虹站開始發電,就能將這些電力傳導進千家萬戶。
而曾經這條修建的繁忙無比的道路,隨著虹站的竣工也徹底冷清起來,畢竟條路的儘頭便是黑光虹站,除了黑光科技的員工和參觀者,也沒有人會踏上這裡。
隨著那四座擎柱般的冷卻塔越來越近,陳晨也逐漸看到了虹站的大門,此時虹站的大門口處,已經拉出了大紅色的橫幅,上麵則用白色字體寫著“慶祝黑光生物科技納米比亞虹站正式竣工”的字樣。
而大門口,已經有工程隊的一眾領導等在了門外,做好了迎接陳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