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最佳微電影獎
《心獄》的導演範誌清也有些懵,以至於上台領獎的時候,神情都有這不自然。
範誌清怎麼也沒想明白,為什麼他的這部電影居然沒有拿到最佳微電影獎。
範誌清可是通過特殊渠道,在拍攝之前就特意了解過導演們的喜好,特彆是主評委朱導,他尤其關注心理健康,經常給患有各類精神疾病的病人捐款。
《心獄》這部電影對準抑鬱症人群,就是為了讓朱導喜歡。
“讓我們看看《心獄》的最後得分,哇!居然是9.35分,比上一屆最佳微電影獎的得主還高了0.05分呢!範導你對自己的成績是否滿意呢?”
聽到主持人的提問範誌清才如夢初醒,他整理了一下情緒,臉上浮現了一抹微笑:“說實話,我是沒想到自己能拿這個獎的,畢竟我這次拍攝的電影過於小眾,在網上掀起的討論度也不高,能入圍就已經很滿意了。”
“範導真的太謙虛了,接下來讓我們有請頒獎嘉賓林淑雯林小姐為範導頒獎!”
聽到主持人的話,禮儀小姐對“林淑雯”做了個請的手勢,“林淑雯”跟在禮儀小姐身後走上了舞台。
等“林淑雯”站定後,又一名禮儀小姐捧來了獎杯。
說完範誌清對著鏡頭微微鞠躬走下了舞台。
看到大屏幕上的短片梁瀚文就知道這波穩了,因為前麵幾屆還沒有哪部電影能獲的兩個獎項的。
“不知道最佳微電影會花落誰家呢?”
“範導下一部作品我肯定會支持的。”
“《心獄》我沒看,但在這麼重要的場合能呼籲大家關注弱勢群體,光是這點就值得稱讚。”
事實也正如彈幕所說的那樣,現在剩下的能打的微電影就剩下《那些年》了。
梁瀚文高興的都快蹦起來了,但他表麵上卻是不動聲色,甚至擺出了一副驚訝的表情。
範誌清說了聲謝謝,同樣雙手接過了獎杯。
最佳導演獎入圍的作品就三部,獲得了最佳故事片獎的《新年》,獲得了最佳導演獎的《心獄》,以及目前還沒有斬獲的《那些年》。
“這麼好的片子,這麼好的導演居然沒得最佳微電影獎。”
“林淑雯”端起獎杯雙手遞給了範誌清,同時道了聲恭喜。
評委們選出來前十就是要這十人都有個獎,畢竟大學生微電影節並不是正兒八經的電影節,說白了就是給年輕人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
“林淑雯”和範誌清下台後,主持人繼續串詞推動頒獎流程:“最佳導演獎已經頒發完畢了,接下來就是最後的大獎最佳微電影獎了,本次的最佳微電影入圍的有哪幾部呢?請看大屏幕!”
原來範誌清確實是準備很長的獲獎感言,但這段獲獎感言是留給最佳微電影的,而不是最佳導演的。
範誌清掃了一眼評委們,接過話筒說道:“得這個獎真的太意外了,我沒準備什麼獲獎感言,就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抑鬱症患者吧!”
主持人也沒有磨嘰,直接宣布道:“獲得第四屆滬上大學生國際微電影節最佳微電影的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此時彈幕又一次沸騰了:
“這還用問?能打的就剩下《那些年》了。”
順著主持人的動作眾人看向了舞台上的大屏幕。
“片子好不好看先不說,這個導演確實不錯。”
“範導,你還有什麼要跟大家說的嗎?”
因為剛剛範誌清上台領獎的時候,看似是一副謙虛的樣子,實際上卻給最後獲的了最佳微電影的他埋了顆雷。
範誌清越是表現的雲淡風輕,他上去的時候就壓力越大。
當然了,梁瀚文也不是軟柿子,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退縮的,他深吸一口氣,走上了舞台。
梁瀚文上台後,主持人照例公布了《那些年》的分數。
“哇!梁導居然拿下了9.4的高分,這個分數已經破了我們電影節的最高記錄了,梁導對此有什麼感想呢?”
“就就感謝大家的支持吧!”梁瀚文裝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說道。
“讓我們有請本次滬上大學生國際微電影節的主評委朱導給梁導頒獎!”
朱導把獎杯遞給梁瀚文後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好好加油吧!”
“謝謝朱導。”
“梁導有什麼話要和大家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