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據已經非常不錯了。
不出意外的話,華悅娛樂的網店加上之前的預售一小時應該能賣出7萬張左右的專輯。
第一天閃姐定的專輯銷售目標是20萬張,按以往專輯的銷售數據來看,基本上淩晨12點這1小時的銷售數據x4就是一天的銷售數據。
也就是說,1小時能賣5萬張,大概率1天就能賣20萬張的。
所以半小時拋開預售賣了2.5萬張正好符合閃姐的預期。
閃姐對此也比較滿意,現在的問題就是企鵝音樂那邊的數字專輯到底賣多少份了。
而此時企鵝音樂的工作人員們已經沒有一點困意了,因為林淑雯的數字專輯賣的實在是太好了。
正如之前程序員們說的那樣,林淑雯的數字專輯其實也是企鵝音樂朝著付費音樂做的一個探索。
在今天之前哪怕是企鵝音樂的大boss心裡都沒底,不確定這步棋走的對不對。
所以企鵝音樂上下都非常重視林淑雯的數字專輯銷量。
這次企鵝音樂采取的是試聽模式,林淑雯的每一首歌都是30s的試聽。
而且並沒有采取捆綁銷售,而是允許用戶單獨購買一首歌,一首歌是2塊錢,拋去《光年之外》,9首歌是18塊錢,一起購買還能打9折16.2元就能拿下。
實體專輯的話,華悅娛樂官方店鋪裡最便宜的cd唱片都要49元,相較而言價格是有很大優惠的。
如今半小時過去了,林淑雯的數字專輯的主打歌《最初的夢想》已經賣了11萬份了。
半小時11萬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了企鵝音樂boss的預期。
而緊隨其後的居然是《稻香》,賣了有10.2萬份了。
《蝸牛》,《清明雨上》的數據都差不多賣了8萬多份。
《光年之外》是免費聽的,不列入計算中。
剩下那5首老黃寫的歌,大多都是一起購買專輯時候圖個折扣,隻賣了4萬份不到,很少有單獨花錢購買的。
“老大,這次上頭是不是賭對了?”一個程序員看著後台數據朝組長問道。
“嗯,這個數據今晚boss能睡個安心覺了,我們的獎金也穩了。
對了,告訴水軍那邊,讓他們也開始行動起來。”
“好的老大。”
隨著企鵝音樂這邊一聲令下,他們雇傭的水軍也開始潛入了各大社交媒體的評論區。
“嗚嗚嗚~雯雯的這張專輯太好聽了,特彆是她自己寫的那幾首歌,已經準備單曲循環了。”
“你們已經收到專輯了?預售的?”這是不知道數字專輯的用戶。
“企鵝音樂有數字專輯,直接買了就能聽。”
“數字專輯沒有cd吧?”
“沒有,但架不住它便宜啊!16.2元就能買9首歌。”
“我艸!這麼便宜我也去買來聽聽,先嘗個鮮。”
“雖然討厭企鵝,但這次價格確實挺香的,就去聽聽好了。”
類似的回複充斥了各大社交媒體,而發這些評論的自然就是企鵝音樂雇傭的水軍了。
事實證明,這招的效果很不錯。
企鵝音樂那邊數字專輯的銷量一直在上升。
不知不覺,又是半小時過去了。
1點整,華悅娛樂的網店預售3萬張專輯有1.6萬人付款,後來引流來的粉絲有5.4萬人付費,也就是一小時一共賣出了7萬張專輯。
企鵝音樂那邊,一整張專輯打包購買的差不多也是5萬人。
而按單曲購買的,銷量最好的毫無疑問是《最初的夢想》這首主打歌。
《稻香》銷量和《最初的夢想》銷量差不多,都賣了17萬次。
《蝸牛》和《清明雨上》這兩首歌的銷量是比較接近的,都是13萬次左右。
閃姐接到企鵝音樂的後台數據後,一個沒坐穩直接掉凳了。
這數據也太猛了!算上企鵝音樂這邊的數據,一天怕是30萬都不止了。
閃姐把興衝衝的把數據轉給了林淑雯。
然而林淑雯那邊卻沒有回複。
因為一小時到了,林淑雯到底是沒有等到1小時的銷售數據,閃姐把消息發過來的時候,互穿的兩人都睡著了。
林淑雯是睡了,但專輯的口碑已經開始在網上發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