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選擇年號是大事,對於朝政來說。
這除夕春節一過,正月初一便要以新年號來算了。
蕭璟移居興安宮虛構),距離慈寧宮很近,目的就是能跟媳婦貼貼。
對於蕭行知來說,這好處就是請安的時候,倒是省得再多跑一個地方。
壞處,就是如果蕭璟整天跟南宮璃待在一塊,蕭行知要是想坑爹那就麻煩多了。
翌日,大朝會
“聖上榮登大寶,實乃社稷之福、萬民之幸,臣願肝腦塗地,竭誠輔佐,為聖上分憂。祝願吾皇江山永固,千秋萬代,永享太平!”
吳濂出列躬身奉承道。
其他人麵麵相覷,同時心中又開始暗罵這個吳濂,你不是喜歡唱反調嗎?
又開始奉承起來了,又當又立。
嶽山河翻了個白眼,他草莽出身,帶兵打仗不錯,經驗也比較豐富,就是場麵話不會說。
【好聽就你會說,一會聖上不拿你開刀算我的!】
吳濂又道:
“聖上登基為帝,擬定年號是頭等大事,禮部準備五個年號,請聖上禦覽。”
他已經是做好了被削權的準備,一朝天子一朝臣,況且他所代表大官僚士紳和蕭行知並不對付。
蕭行知的太監總管張仕並不在,他自從拿了英國公家的鐵礦以後,就悶聲乾大事去了。
“呈上來。”蕭行知第一天上朝並沒露怯。
跟他作為秦王時對比,又多了那麼一股子狠厲和神秘。
小太監端著盛放紙條的檀木方盤,恭敬地來到龍案旁邊,跪下然後將其高舉過頭。
蕭行知把盤子放到龍案上,揮了揮手讓小太監退下。
隨手拿起一張,定睛一看,差點一口血吐出來。
崇寧!
【你妹個二五八萬的!宋徽宗就是這年號!】
如果現在不是皇帝,蕭行知非得跳起來再扁他一頓。
眾臣都不敢說話,現在是關鍵時期,要是惹得皇帝蕭行知不高興,怕是就要被換下去。
誰都不想當出頭鳥。
【巧合,都是巧合……】蕭行知使勁抿了抿嘴,不停的告訴自己這都是巧合。
但是吳濂卻發現這位天子的表情沒什麼變化,看來這個年號沒到他心坎裡。
“崇寧這個年號,暫且不論。”蕭行知故作平淡。
吳濂卻是侃侃而談:“遵旨。昔年太上皇登基時年號興武,削藩王,抵外敵,故為興武。”
“聖上登基,當與民休養,以文治天下,所以臣覺得建安和建文不錯!”
吳濂一臉的自信。
【壓箱底的都拿出來,肯定不會針對我了吧?哼哼哼,還是本官聰明!】
蕭行知聞言,又看了看剩餘四個,臉上的表情突然就變得不那麼友善了。
建安,建文,正統,大業。
【你娘的,漢獻帝年號?還有朱四郎的大侄子,瓦剌留學生,還有個亡國的隋煬帝年號。】
【好好好!真棒,不是亡國就是被抓,真想罵人!巧合有這麼巧?!】
“本…朕覺得,不妥。”
蕭行知一時間還有點沒太適應這個身份變化,差點脫口而出“本王”。
心中腹誹,臉上卻不能表露,不能叫人看穿帝王的情緒和內心。
此話一出,眾臣紛紛點了點頭,仿佛他們猜對了什麼一樣。
作為鐵杆的秦王黨……不對,作為鐵杆帝黨的夏吉此時不忿地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