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館,執思翰叫來了使團眾人,並把剛剛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
引得使團眾人激忿填膺,本來他們是來找寧國要銀子,要物資糧食的。
激忿填膺,出自明·《輟耕錄》)
怎麼寧國還獅子大開口?
北燕還就是這麼以為,北燕上下一致認為輸了又怎樣?來年秋天照樣南下劫掠。
而這其中的副使,是出身北燕的另一支貴族,名叫阿跌莫。
阿跌莫在聽完執思翰的話以後,沉吟道:“我覺得咱們還是要放低姿態,畢竟人在屋簷下!”
“要我給他低頭?我執思翰什麼時候給寧國人低過頭?!”
在談判不順的情況下本就憤怒,忘了阿跌莫也是貴族,語氣激動的喊叫道。
阿跌莫就覺得可笑,輕哼一聲便轉身不再理會,裝作無所謂的理了理帽簷。
在寧國談論罷兵言和的事情,還要擺出一副牛氣哄哄的樣子?
但是執思翰心裡也清楚,現在得罪阿跌莫沒有絲毫好處,不僅會被寧國人看笑話,還會破壞草原的團結。
“算了!叫各位來不是商量什麼態度,而是說接下來怎麼辦?”執思翰妥協道。
終是退了一步,沒有繼續叫板。
“可汗說的冬衣,銀錢,和親公主都不好辦,十萬兵馬讓人家打個落花流水,可能給嗎?”
“說好的跟景國一起,南北夾擊寧國,結果呢?景國大敗,咱們也是損兵折將,草原上還傳了瘟疫!”
阿跌莫也暫時不去想那些雜事,就說哪有吃了敗仗,還朝勝利的寧國要東西?
這種不要臉的勒索,關鍵是北燕上下各部落,都覺得沒問題,好像吃敗仗的不是他們。
“......”執思翰和其他使團成員都沉默了。
腦子略微差點的執思翰之所以是正使,就是因為執思部的地位比阿跌部要高。
但為了防止辦不成事,就讓聰明點的阿跌莫作為副使隨行。
北燕貴族和中原貴族,也有些相同點。
好比說北燕,他們看不起人就用鼻孔看人,絲毫不帶遮掩,動輒喊打喊殺。
中原貴族,好比說寧國蕭氏皇族,還有什麼書香門第,也就是去楓林晚喝茶吃酒的那幫人。
說白了就是裝逼。
詩仙名頭,潛邸名氣擺在這呢,人均百兩銀子。
在京城混的要是說沒去過楓林晚,人家都得說你“白混了”,連楓林晚都沒去過。
那些貴族老爺又不是李太白,喝二兩就能吟詩作對?無非就是裝罷了...
執思翰很是落寞,其他的都好說,隻有寒冬和瘟疫特彆的棘手。
如果寧國不給銀錢藥材,草原怕是要遭受滅頂之災。
而這一切的禍首,就是那兩個新科榜眼,探花,賈羽和程立。
他倆的法子被南宮無界給采用了......
“寒冬撐一撐也就過去了,可是瘟疫呢?人傳人,再傳給牛羊,馬,那我們還怎麼過冬?”
阿跌莫又無奈地說出了戳人心窩的話來。
好似一根鋼針,釘在所有人的胸口,令他們都快無法呼吸。
“那怎麼辦?寧國皇帝又不見我們,開口就是五百萬兩銀子,我上哪裡湊???”
“總共就帶了五十隻羊,二十頭牛來,嗬嗬嗬!”執思翰認命般地歎了口氣,語氣中儘是自嘲的意味。
就是這樣,他們可汗就一句話,銀錢也不給,牛羊也舍不得給,然後還要求把事辦好。
辦不好就拿他們撒氣,好比說就給五塊,讓人去抽水晶。
現實嗎?簡直無語啊!
“呼!”阿跌莫吐出一口濁氣,鄭重道,“言和!放低姿態,哪怕是搖尾乞憐當狗,都必須言和!”
讓高傲的草原漢子像狗一樣搖尾乞憐,實在是令人無法接受。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當然可以有骨氣,可結果是什麼呢?
報複,寧國無休止的報複,他們北燕的騎兵,所過之處猶如蝗蟲過境,老弱婦孺殺,男丁抓去當奴隸。
還把女人擄走玩樂,當成生育工具,簡直無法原諒!
也怪不得漢武帝和明太宗成祖)要把關外的匈奴,韃靼瓦剌什麼的往死裡打,朝廷政治是一方麵,仇恨也是一方麵。
“沒有彆的路可走嗎?寧國皇帝不見我們,難道真要去找那剛嶄露頭角的秦王?”執思翰還是不死心。
“你有更好的辦法?不過呢...”阿跌莫剛反問一句,突然停下了。
他想到一個中原人酷愛的法子!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