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還有不少人主和。
蕭行知聽完二人的觀點,又看到還有這麼多人主和,眉頭不禁微微皺起。
「景國和北燕同時入侵?要說沒有貓膩我是不信!」
蕭行知心裡偏向於崔旬的想法,但是有一點他不認同。
那就是“議和”,議和就代表著賠款,割地或是和親。
這是令蕭行知所不能接受的。
這不禁讓他想起原本世界中的明朝,雖說皇帝多為奇葩,但是骨氣就是硬,除了叫門那位。
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這也是蕭行知心中所想,好歹也是穿越來的,怎的還能讓你們欺負了?
龍椅上的蕭璟有些愁眉苦臉,他同樣是比較讚同崔旬的說法。
目前寧國朝堂上可擔任主帥的將領極少,南宮無界,嶽山河還有沈冀。
隻有這三人,前段時間的謝倫其實武略智謀還可以,但是已經被下大理寺了。
而且就他做的那些醃臢事,蕭璟也不會啟用他。
“嶽卿的心情朕能理解,但崔卿所言更有道理。”
蕭璟疲憊的揉著眉心,腦子裡想著該如何與景國議和,有北燕牽製大寧,景國怕是要獅子大開口了。
“吳濂。”蕭璟喚了一聲禮部尚書吳濂。
“臣在。”吳濂站了出來,躬身應道。
蕭璟無奈的歎了口氣,此次兩國入侵太過突然,苦心經營的大好局麵怕是要付之一炬。
若是大寧要對付景國還是很輕鬆的,可壞就壞在北燕也南下了。
這就會導致寧國的精銳騎兵還有精銳步卒,都要悉數前往邊關。
因為北燕騎兵來去如風,沒有數倍於其的兵力,根本不是其對手。
就算南宮無界再厲害,也無法兼顧兩頭。
所以蕭璟也不能讓百姓受到異族北燕的踐踏,選擇與景國議和。
“你親自帶領使臣,走一趟景……”
“不可!哪裡有不打就求和的道理?又怎會知道我大寧一定會輸!”
蕭行知未等天子說完,便厲聲打斷。
「老二?他怎麼會?」
蕭璟突然被打斷,但並未發怒,而是耐著性子問道:“皇兒有話要說麼?”
蕭行知陰陽怪氣的笑了笑:“打都沒打就投降,不覺得太丟臉了嗎?”
“難不成要將我大寧的城池拱手相讓?還是說把公主,銀子通通送給景國?”
蕭行知說完,朝中大臣麵色有些駭然,總感覺蕭行知身上,多多少少有點王禦史的影子。
但是也見怪不怪了,這位秦王殿下什麼事不敢做?
“十萬北燕鐵騎南下,我朝隻能將十五萬禁軍悉數調往邊關抗敵,景國的確無暇顧及了。”
崔旬雖是看重蕭行知,但還是搖著頭說了一句。
蕭行知也知道崔旬在擔心的問題,隨即看向龍椅之上的興武帝蕭璟。
“父皇!兒臣自知才疏學淺,但也願為大寧百姓流血出力!”
“所以請父皇準許,準兒臣率領殘餘的兩萬鷹揚軍,南下抗景!”
此言一出,紛紛引來眾朝臣的側目。
「秦王瘋了不成!兩萬對十萬!這如何能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