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步登天的事情不是沒有,但終究很稀少。
範無味便算是一步登天的人,從一個芝麻大的小官一躍成為了水鏡司的司首,但他確實展現出了很強大的手段,在很短的時間裡便穩定了因戚小然協助譽王叛逆而變得混亂的水鏡司,想要讓人找他的麻煩也很難。
所謂在其職儘其事,範無味具備著坐在水鏡司司首位置的能力,且做得比水鏡前司首戚小然更好,那麼旁人便也沒有借口去發難。
李夢舟深深地望著坐在對麵的嶽世庭,心裡仍在想著那輛馬車裡的人是誰,又跟嶽世庭說了些什麼。
像嶽世庭這般很得民心的官員,若想要找出他身上存在的問題,無疑是極難的,所謂眾口難調,嶽世庭的為人早已在都城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如果有打破他們認知的問題出現,他們的第一反應必然是不相信。
而李夢舟也沒有去懷疑嶽世庭的證據,況且被放在燕子鎮隗家的那份名單,若真的是嶽世庭針對秦承懿的暗中調查,那麼雙方不僅不是敵人,還有可能成為盟友。
李夢舟最想要知道的是嶽世庭究竟在暗地裡做些什麼,那份名單又到底是怎麼回事,對待百姓和善,平易近人這件事,根本不值得去猜疑,因為如果是偽裝,那嶽世庭偽裝幾十年未免太累,就連同樣一直在偽裝的譽王殿下,到最後不還是裝不下去了。
在不能明確探知到嶽世庭的秘密前,李夢舟不可能坦誠相待,因為一旦猜錯了,把自己直接暴露出去,那就真的是作死的行為了。
“離宮劍院這幾日雖然因蟠龍宴的事情暫時停課,但你住在外城的朝泗巷,何故今日出現在內城,又湊巧在我府門外的這座茶館裡喝茶,據我所知,你貌似並不喜歡喝茶。”
嶽世庭雙眼微眯,淡淡說道。
李夢舟腰間常掛著酒葫蘆,這雖然不是人儘皆知的事情,但明眼人也能看出來,他是好酒之人。
雖然世間沒有愛喝酒便不愛喝茶的道理,但對於嶽世庭而言,李夢舟出現在茶館裡,且出現在他府邸門外的茶館裡,總歸是有些問題的。
嶽世庭有著監察百官的職責,最出眾的地方,便是他的觀察力,極擅長發現問題,哪怕真的隻是巧合,但也完全像是在審問那些犯事的官員一般,直勾勾盯著李夢舟。
李夢舟麵對嶽世庭的詢問,神情很平靜,雖然他心裡是有些慌的,因為他沒想到嶽世庭會突然糾結他出現自這座茶館的事情,但在表麵上,他儘可能的呈現出淡然之意。
“我和白鹿峰的白芨師姐有約定,因為她住在內城的仙府客棧裡,所以我便到了這裡,在這座茶館喝茶也隻是正巧在這裡看到了茶館,而且這裡的環境很安靜。我雖然確實很少喝茶,但也並不是不喜歡茶,嶽大人何故有此一問?”
李夢舟很自然的便把偶遇白芨的事情,變成了自己出現在這裡的理由。
他不覺得嶽世庭會因此特彆去詢問白芨,況且嶽世庭也沒有理由這麼做。
嶽世庭
的確隻是因為細節問題有所疑惑,不可能隻是因為李夢舟恰巧在自家府門外的茶館裡喝茶,便懷疑什麼,哪怕察覺到了李夢舟曾在茶館裡注視他的目光,但想來在喝茶的過程中,無意間瞥見茶館外的事情,常人都會下意識的看上幾眼。
他沒有詢問李夢舟和白芨有什麼約定,隻是微笑著說道“你和白芨應該隻是在蟠龍宴第一次見麵,私底下卻已經有約,倒真是有趣,果然是年輕人啊。”
嶽世庭有理由相信李夢舟不可能拿這件事情來說謊,心裡的那一絲職責慣病的困惑也漸漸消退。
李夢舟是離宮劍院的弟子,未來很可能會成為薛院長的親傳弟子,嶽世庭潛意識裡也不覺得他會有什麼問題。
幸而李夢舟的心境足夠堅韌,否則嶽世庭那隨口的試探便有可能直接亂了方寸,讓嶽世庭得到他自己都沒想到的結果。
這個過程裡,是很緊張刺激的。
這種情緒全部表現在心裡。
不論李夢舟表麵上有多平靜,在聽清嶽世庭那隱約有所質疑的話語時,他真的是內心慌得一批。
他根本想象不到,自己在茶館裡喝茶,能有什麼問題?這也值得被懷疑目的?
他倒是想要找一個酒館,奈何能夠觀察到嶽世庭府邸的地方,隻有這一座茶館。
這也是幸而嶽世庭沒有多想,否則那麼刁鑽的問題都被他察覺,在這座茶館裡是最適合觀察嶽府的事情,他絕對也能想到。
因所謂和白芨有約的事情吸引走了嶽世庭的注意力,聽著他那明顯的調侃之意,李夢舟暗自吐出口氣,也沒有去反駁。
雖然隻是很短暫的接觸,但嶽世庭確實是一個極其謹慎的人,任何小動作都很難逃脫他的眼睛。
李夢舟稍微覺得有些心累。
想要接觸嶽世庭,並且探究明白那份名單的事情,將會變得很難很難。
稍有不慎,被其抓住馬腳,必然能夠清晰洞穿他的彆有居心。
李夢舟隻能儘量讓自己做到完全放鬆,麵對嶽世庭的調侃,也隻是笑了笑。
嶽世庭默默地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品嘗著茶香餘味,說道“宮裡發生的那件事情,想必你們離宮劍院也很清楚了,陛下有意請薛院長相助,你們這些做弟子的,也要儘職儘責,嚴防南城門,不能放走任何可疑的人。”
李夢舟至蟠龍宴結束後,便沒有回山門,宮裡那件事情也是從青一口中得知,他是真的不知道,皇帝陛下居然請了老師出山。
看來隱藏在宮裡的那個凶手,真的不是尋常人物,需要有五境的大物親自出手擒拿。
既然有了新的話題,李夢舟沒道理保持沉默,他頗有些困惑的說道“雖然我沒有資格進宮,但也大致清楚,宮裡肯定有著不少強大的修行者,甚至不乏跨過五境的大修士,凶手究竟是什麼人,居然能夠在宮裡來去自如?”
嶽世庭平靜開口說道“世間除了三教和摘星以及你們劍修和陣術師這種小眾的歸類外,還有第七種修行派係,便是曾經被稱為蕩魔時期的混亂年代,逆風而起的山外修士。”
“他們並不需要觀想天地靈氣,而是直接掠奪彆的修士氣海裡的靈氣,從而用來淬煉自身,達到肉身成聖的境界。”
“他們擁有著無比強悍的體魄,又能強行掠奪世間修士的氣海本源,若非在蕩魔時期他們勘破五境的存在極少,被世間大能合力所壓製,如今這個人間,早就換了一個樣貌。”
世間的修行派係,三教為正統,縱然是那些野修,沒有經過專門的術法教育,但其實也是在修習著三教的法門,但卻不能被稱之為真正的三教修士,因為他們沒辦法接觸到真正的三教神通。
除了少數的選擇遁世的遊野大能外,野修裡也分為兩個種類,一為從正經的修行山門裡走出的弟子,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淪為山野修士,二為資質不足,又不願蹉跎世間的隻能修習不入門的小術法的散野修士。
歸根結底他們都在三教的統治下,在修行派係裡也能被歸入三教之內,隻是在明麵上不被認可罷了。
而摘星修士,便是另辟蹊徑的一種修行法門,雖然不能和根深蒂固的三教修士分庭抗禮,但也成為了一種新的派係。
劍門一脈也是從三教裡分化出來的,用事實和強大的實力奠定了他們的劍道正統。
漸漸消亡世間的陣術師和一些旁門的修行小派係便被統稱為一類,沒有正經的名稱。
這便是修行世界的六大派係。
第七種便是山外修士了。
也是自山海清幽之地的三教正統分離出來的一批人,以一種近乎魔道的方式肆意掠奪天地間的靈氣,被正道所不容,絕對是世間正道最大的敵人。
李夢舟也曾在各種修行典籍裡得知過山外修士的存在,但對於山外修士的了解卻很片麵,他也更為困惑,嶽世庭怎會答非所問的說起山外修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