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如林心神微動,立即領命。
“給幾個皇子傳信,讓他們以自己封地為中心,向周圍檢查過去,但凡是有發現此類事件的,記錄其詳細罪責,殺!”
常如林心驚。
這還是陛下第一次給予諸位皇子這等權利。
他是見過這個世界最黑暗和醃臢的人,可太清楚在這麼漫長的災害中,沒有幾個人能夠受得住本心。
當地一定會發生嚴重的貪汙問題。
甚至有的官員會自己去做惡人,因為這其中的錢財真的很難不動人心。
武皇傳令救災人員,先要設立庇護所,給這些沒有地方居住的災民供暖。
否則,凍死者一定會再度增多!
其次就是調動當地的糧倉,將裡麵的糧食拿出來施粥,必須確保災民每日都能吃的。
當然,武國是不會隻單獨供給食物,也會要求災民跟著一起救援和鏟雪。
鏟雪才是當前最主要的任務,雖然雪停了,但積壓了兩個半月的雪,真的太敦實了。
如果僅僅隻是靠著救災人員來清雪,即便是一個月都未必能全部打通。
因此,這些災民便是可以利用的勞動力。
隻有先將道路清理出來,這樣後續的部隊不管是來救援,還是將其餘的物資運輸過來,都會方便很多。
除此之外,各地的官員必須派遣專門的隊伍出來,將死去的老百姓進行集中掩埋處理。
大災之後的世界,往往都是病毒和疫情擴散最快的時候。
如果經過大太陽的曬暖,那病菌疫情會如風一般的擴散。
一旦處理不好,便是第二次的災難爆發。
武皇還單獨給地方各位刺史下達了新的政令。
如果人員不足,是可以進行征調的,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各條官道的通暢。
若是有人不配合的,可以直接進行鎮壓。
因此,當政令下達後,各地都開始積極響應。
老百姓們無疑是最積極的,因為他們需要援助,需要朝廷的支持。
各地人群湧動,各自拿著工具,開始在各大主乾道上鏟雪。
本來原本的雪層就已經很高了,為了防止後續這些雪堆融化又重新倒下,負責清理積雪的人員都統一要求,將雪送到遠處的河道附近或者是田間的溝渠附近。
一旦雪開始融化,這雪水便會彙入到河道和田間當中,也算是將雪給再利用了。
官道的清理無疑是最快的。
特彆是已經打上了水泥路的地方,速度遠比沒有打水泥路的快多了。
此次賑災物資並不非是糧食。
而是一些保暖的衣物,蔬菜、藥品、蜂窩煤以及炭火等。
在雪沒有融化之前,這些資源才是最珍貴的,因為天氣依舊寒冷。
化雪比降雪冷,是因為化雪吸收了熱量。
而如此驚人的雪量,即便是這種大太陽的天氣,連續半個月都未必能融化的完。
更何況,這天氣並非是天天都是好的。
賑災物資源源不斷的湧入武國各州郡。
唯一讓武皇和諸公值得高興的是,今年不用多支援糧食。
因為老百姓的糧食都還是頗為充裕的,至少,交州等地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