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為難的點在於,李昭這裡的進貨價都已經到了一文錢一個蜂窩煤,那麼他們這些商人,至少也要賣到一文五分錢,甚至是兩文錢,這才有利潤空間。
因為他們是有運輸成本的。
蜂窩煤賣到兩文錢,這等於是將普遍的市場顧客都給排除了。
因為買得起的終歸隻是那些豪門鄉紳、世家大族之流。
“殿下……就不能便宜一些嗎?”
“我也想便宜啊!”李昭苦笑道:“難道我交州的東西不都是奔著便宜去的嗎?”
大家沉默。
交州的東西好又便宜是公認的。
李昭所做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奔著讓普通人也漸漸用得起去的。
但是,李昭初期如果連最基本的研究成本和工人成本都拿不到,這個生意注定是做不長久的。
到時候,他褲衩子都要虧光。
不說賺錢,至少,也要支出和收入持平。
“現階段隻能如此!”李昭安撫道:“若是等以後經濟好了,大家更有錢了,想來這東西更好推廣一些。”
“我交州投入的成本太大了,我也沒必要騙你們什麼,但凡是能降價的我都降價了。”
儘管被李昭已經坑過了很多次,但他們還是願意相信李昭說的是實話。
在做這些生意這塊上,李昭很少耍心眼子。
雖然一文錢的拿貨價的確是有些高,但他們還是願意合作。
真正的有錢人家也不缺少這點錢。
“那我們先簽合作契約,我需要三萬枚蜂窩煤!”
“我需要兩萬!”
“我需要四萬!”
當有第一個人開口後,其餘商人紛紛開口。
貴雖然是貴了,但到時候賣出去的價格也會更貴。
有錢人不在乎錢,他們在乎的是體驗。
既然普通民眾的市場暫時攻入不了,那就乾脆放棄。
就像李昭所說的那樣,現在都屬於災後恢複階段,大家都沒多餘的錢財消費也實屬正常。
等到全國各地都穩定,百姓手裡的錢都開始富裕起來後,這蜂窩煤的市場自然是大大的有。
不知不覺間,李昭這裡的蜂窩煤產業鏈,也正式開始形成了。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蜂窩煤都將會成為主流。
當然,現階段是不太有可能,畢竟武國的老百姓們還沒有那麼富庶。
當李昭這邊的製作技術更為成熟,成本更低後,蜂窩煤的進貨價必然也會大大下降。
那時,才是全民都用得起蜂窩煤的時候。
在此之前,柴火依舊是主流。
當蜂窩煤逐步取代柴火的時候,整個武國的自然生態應該會有所轉變,至於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李昭並不清楚。
但像什麼溫室效應出現,這種大概率是不用擔心。
武國的發展即便是再來兩百年,也弄不出來這種效應。
當然,一飲一啄,皆有道理。
李昭在大力發展煤炭和煤礦工業時,就必然會讓他們減少植被的砍伐。
更何況,交州在植樹造林還有綠化這一塊,一直都是走在時代的最前沿。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其餘的皇子也都是在他的影響之下有樣學樣。
因此,在未來百年之內,李昭是壓根不會擔心這種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