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哪裡聰明了,我是被你們的聰明腦袋嚇到了好嗎?
李昭心裡大大的無語,忍不住吐槽。
有一說一,孩子們的天賦還是挺可怕的。
李昭都從未想過,最先開始覺醒的一批人竟然是學員。
這要是以後一個個都去當研究員和科學家去了,那我武國偌大的疆土交給誰去治理啊喂?
李昭在這裡還是小小的慌了一下的。
因為這個頭腦風暴並沒有結束。
有些人不一定是真的有這種天賦,但敢想。
就比如有點人會說,搞一個動力牽引裝置,將播種器可以安排上;
還有的說測繪儀,這樣丈量很方便,其實就是卷尺的前身;
還有人說,可以當移動的書房,走到哪裡玩到哪裡,這是房車的前身……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一個人的時候,即便是苦思冥想都未必有什麼好的點子。
可隻要當大家一起時,那靈感就像是星光一樣爆發,擋都擋不住。
而且在這個時候,很多學員都會下意識的攀比,不想證明自己是大笨蛋,可不得絞儘腦汁?
越是這個時候,他們的潛力就越是會被挖掘出來。
各種天馬行空的東西都被想象出來了。
或許現階段,以交州如今的技術水平,還做不到完全開發出來,但隻要一個個的試驗下去,未必就沒有機會將這些一一實現。
無非就是等待的時間長一些而已。
李昭很清楚,上輩子的大明是一個真正璀璨的時代。
彆人隻知道鄭和下西洋,卻不知道,這家夥可是高智商的發明人才。
因為《永樂大典》中就記載了一種風火輪車。
其中所記載的便是鄭和船隊,將折疊自行車運往東非,然後經過改裝獅皮帆和象牙軸承,最終改變了當地的部落戰爭形態。
無數無數的發明在那個時代出現,最後又都被銷毀。
而茹毛飲血時代的歐洲等地卻是一下子科技大爆發。
這其中很是值得人尋味。
李昭很欣慰,因為他現在已經可以肯定,孩子們地教育學習是成功的。
他所想要的一個百花盛開的大世在將來十年到二十年內一定會出現。
那時的武國必然是極為璀璨的。
現在,一切都在準備著,萌芽著。
不會太遠!
這次的頭腦風暴也讓在學院的所有先生們都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學院內真的不應該死讀書。
如果當時錯過了這次機會,他們根本都不知道孩子們可以這麼聰明!
從無到有的過程,是最令人刺激和激動的。
闞元勳在當日頭腦風暴活動解散後,立即就召開了老師的內部會議。
著重討論了今日這一現象,他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認可這種活動的,覺得交州學院的學員們至少一個月要參與一次。
但也有人覺得這隻是一次巧合,不一定每次都有這種效果。
正反雙方形成了對峙,然後開始說服對方。
最終還是闞元勳所帶領的支持者獲勝,因為絕大多數都是覺得這個是有益的。
隻要是對學院,對學員們有益的,那就不要去計較所謂的得失。
本來交州學院就是在摸索中前進的,有固定的規矩約束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未來都被框死了,反而是束縛了所有人的發展。
交州學院當初成立之初,本來就不是奔著束縛人去的,因此,最好是一直保持著這種開放的理念。
對於這些先生們的爭執,李昭是不會過問的。
學院的未來走向他隻需引導,至於最後變成什麼樣子,則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而且,學院內從來都不是一言堂,隻要是好的,有用的,就可以提出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交州學院才會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