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聽完後,大大的無語。
但仔細想一想,這群人說也沒毛病!
李昭想的是,這群煩人的家夥趕緊從交州滾蛋,畢竟這群人現在已經快習慣了交州的生活和習俗,他們雖然花錢大手大腳的,給交州創造了很多的GDP,但也間接的影響了整個交州的運轉。
畢竟他們都是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然後給家族傳遞信息,凡是交州這裡有任何的新動向,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
他們的到來,使得中心開始偏移。
雖然武國京師依舊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但現在所有的一切,都似乎是在朝著交州偏移。
這種情況還在明顯增加。
李昭都不確定這是好是壞,像極了大明時候的南京和北京。
但他也不能真的趕走這群人,有這群人在,李昭在辦事上麵的確是輕鬆了很多。
有些時候,書信傳遞消息未必是靠譜的。
現在,基本上李昭有什麼事情要商議,就直接找上門了。
他們也喜歡這種高效率的處理方式,對他們整個家族的發展而言也是有好處的。
對此,李昭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
當前隻能如此。
在信鴿和快馬驛站體係搭建完畢後,交州的繁榮更一步向上。
這些措施的更迭也是需要費用支撐的,特彆是在前期,這是極為昂貴的。
但李昭現在也不差這點錢,去年從大周弄回來的錢可還沒有消耗光,加上左樂賢又在海外搞到了大量黃金,這讓李昭變得更有底氣起來。
基礎設施的構建,依舊是李昭的重中之重。
李昭又跑到了鐵器工坊那邊提了很多新的要求。
首先,就是軍事武器的打造,要單獨的進行分部門,以後也是要成為機密的。
其次,就是進一步優化工匠編號的問題,還有就是福利待遇的問題。
這也算是交州的小福利了。
最近,第三批物資運到,還是左樂賢派人送來的。
乃是天然的硝石!
這可是將李昭驚到了,於是決定讓左樂賢悠著點,他在海外也是挺危險的。
左樂賢也在返回的途中,李昭這邊打造了數百隻的火銃,將丹藥這些也準備了很多,都齊齊送去了東州。
接下來,左樂賢要帶著這些東西開始北上探索。
南部的區域,暫時都放棄了,將周圍的海域探索完成,就已經足夠了。
主要就是將來為南下突襲幽國做準備,而北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現在還是兩眼一抹黑。
李昭也希望左樂賢他們能夠做足充足的準備再出發,因為不出意外的話,北部的環境和南部決然不同,會變得更冷。
禦寒的這些物資帶多少都不為過。
火藥方麵的原材料,現在是徹底的富裕了,李昭單獨將各個部門拆開。
雖然現在各方麵的兵器和火力都不足以在一年多之後的國戰派上大用場,但這個項目是不能停的。
兵器、鎧甲、地雷、望遠鏡、諸葛連弩、火銃,但凡是能批量製造的李昭都不會讓他們停。
或許現在這一批武器影響不了大局,但有些時候,偶爾來這一次,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
不過,這段時間李昭一直都待在研究院這邊,因為他正在和鐵器工坊的人研究新的煉鋼法。
那就是著名的灌鋼法!
這種煉鋼法會使得打造出來的材料更耐用,會使兵器質量上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