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滔滔不絕,將事情都細化到了極致。
比如,他選擇在夯土城牆的核心層,選擇注入水泥漿加固帶,這樣就可以形成李昭所說的鋼筋混凝土式的結構,防止牆體開裂坍塌。
真的就是往極致的城牆堡壘方麵去打造的。
此外,水思源還打算在樹林邊防地帶,搭建新的地基和防騎兵樁。
就是外麵看著像是樹乾,但其實都是水泥弄成的。
其次,就是水泥的全方位防禦工事。
像外牆厚度,增至兩米水泥層,其中主要混合的就是碎石骨料這些,然後在內部嵌入竹筋,這是用來代替鋼筋的。
不是水思源不想用,而是現如今的武國對鋼鐵的管製極為嚴格,現階段對這個的需求量極大。
竹筋的嵌入,也能有效的增加抗拉性,能抵禦早期火炮的直射。
當然,為了以後作戰的準備和需求。
水思源也會在城牆腰部的位置,預留射擊孔的位置。
屬於是外窄內寬的漏鬥形,如此一來,可以最大程度防止箭矢的灌入。
在孔壁嵌入陶瓷管,防止水泥崩裂。
而甕城內壁則是用水泥覆蓋滑斜麵,也就是傾角大概是六十度的樣子。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讓敵軍無法攀爬。
同樣,在地麵可預埋水泥倒刺樁,如此一來,就可以阻止騎兵衝鋒!
當然,內城內的這些防禦設施其實都好做,不好做的就是外城。
“蒼國最厲害的是騎兵,咱們如果要在城郊之外就將他們阻截下來,需要布設一種水泥菱形拒馬!”
水思源將交州那邊學到的思路解釋了一下。
這種東西單個重量就很大,足足數百公斤。
而底部則是預留空洞,然後用鐵鏈連接,如此,便可以形成可移動的障礙帶,能有效的代替傳統的木拒馬。
因為木拒馬雖然取材方便,製造簡單,成本低,但太容易挪動或者燒毀了。
阻攔對方的難度真的不是很大。
當水思源將這些說出來時,哪怕是滄州刺史柯建成人都有些傻眼了。
他還不知道,原來此物竟然有如此多的用途!
當水思源說,要將關鍵通道內部也澆築水泥礅的時候,柯建成人都麻了。
因為水思源有配圖,所以大家一看就懂。
這玩意兒大概高一米二的樣子,錐形形狀,交錯排列,這是最有效的逼停攻城車的方法。
“那護城河呢?”柯建成等人對水思源提出來的防禦措施,都挑不出來什麼毛病。
因為所針對的都是未來可能發生的概率事件。
護城河在古代也是十分關鍵的。
其重要程度,僅次於城牆的掩護功能。
護城河利用的好不好,有時候也能關係到一座城池的存亡。
“咱們是不是可以將護城河的底部鋪設一些東西?”水思源想了想道。
因為倔斷河道或者是敵軍挖掘抵擋,都有可能讓地道滲水。
水思源提出來的建議就是,先在河床底部鋪設厚約一尺左右的卵石骨料,其次就是在水中藏水泥狼牙樁。
儘管改變不是很大,但卻也有效的預防了這種可能性。
至於其餘的,水思源更是和大家暢所欲言,隻要是能真正用得上的好點子,都可以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