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和大周之前搞事的白衣神教還是不同,那是正兒八經的忽悠人。
李昭的本意是讓他們天然的快速的接受武國,到時候一統後,就可以對武國的政策了解,不會起到反感。
做完這些事情後,李昭就沒有再管了。
如果這件事成了,後續一統的阻力將會大大的減弱。
如果事情失敗了,那他也沒太大的損失。
當然,答應的賠償定然是不會少。
陽春三月。
武國大地萬物複蘇,所有人都進入了農忙時節,田間到處都是綠色,山林也像是披上了新鮮的芽衣。
遠在武國西部的大周國,如今也是全國高度關注。
因為大周的京師正在籌備一場盛大的登基大典。
周皇登基,大周境內歡慶鼓舞,一片熱鬨景象。
新皇登基必然伴隨著無數恩典,也會赦免一批罪犯,彰顯其寬厚仁慈。
與此同時,大周新皇還宣布,將恢複和武國的貿易。
新皇登基,政策清明!
即便是施恩力度,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大。
一時間,大周百姓又感覺到了被重視,被幸福。
至於以後,沒有人想過以後……
此時的武國境內,暫時還不知道大周境內傳回來的消息,至於重新開啟貿易這件事,李昭也不知道。
因為他現在正在巡查。
最後一年,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了。
剩下的就隻能慢慢的等待了。
但李昭最近正在帶著老管家李忠、新管家李永、李文、李武,還有吳貂寺、小紅等人,正在逐一排查工具和準備情況。
戰馬這邊,如今能調動的資源,一共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匹!
這是指能派上戰場的,雖然數量依舊遠遠不夠,但對於如今的交州而言卻是能供應的極限。
要知道,當初交州的戰馬可是少的可憐。
像其餘皇子所在的州郡,培養出來的戰馬數量應該也是在一兩萬左右。
真要算起來,這短短四五年的時間,武國境內至少多出了接近十五萬到十八萬左右的戰馬。
這個數據,已經算是相當誇張了。
加上現在的新式馬車出現,大大的節省了老一批戰馬的使用,讓更多的戰馬可以騰出來。
此外,新式運糧車也就是三輪車和四輪車,也正式開始運作。
但三輪車還是更為經典,更為受歡迎一些。
因為三輪車隻需要一個人騎,雖然速度是慢了一些,但可以將更多的牛馬給解放出來。
加上現在自行車,也都開始陸陸續續的交貨,這讓武國大地內一下子就像是煥發了生機一樣。
自行車是很多人想要的。
但這個玩意兒也是需要學習的,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成功的!
而隨著自行車、三輪車的交貨,新式馬車的正式運營,整個武國境內的生存環境和產業鏈也正式發生偏移。
今年,無疑是爆發的一年。
各大商人現在都喜歡騎著自行車辦事,一是拉風,二是真的比步行方便很多,三是還可以載人。
順便帶一點貨物,旁邊放一個簍子或者是兩個簍子都不成問題。
也正是因為如此,自行車正式成為一種風尚,開始席卷武國大地。
即便是京師的武皇還有諸多朝堂大佬們,也都不例外。
他們是真的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車子竟然會如此的有魅力。
作為走在時代最前沿的武皇陛下,雖然年紀也不小了,但卻始終有著一顆不服輸的心。
當李昭將最新款的自行車送到他的手中後,武皇便架不住常如林和四大寵妃的勸阻,非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