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生意是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
當然,棉花隻要曬乾了,本來就是容易儲存的。
去年,大周境內的棉花就明顯沒有什麼銷量,哪怕是凍死人的情況下,大周的權貴也是不可能將這些東西給普通老百姓用的。
加上大周境內現在還沒有正式開啟棉紡織工業,沒有將棉花給重視起來,就注定會讓武國撿漏。
這次光是收購過來的棉花,都足以裝載數百艘貨運大船了。
這要是全部都運去交州,李隆不敢想象,今年的武國將會是何等的富裕?
這也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解了燃眉之急。
至少現在交州那邊對棉花的開發,已經到了極致。
隻要是能送來棉花,分分鐘就能製造成交州現在迫切所需要的戰略資源。
武國境內,就李隆目前所知道的,就沒有對棉花不重視的。
因為棉花的棉籽是可以榨油的。
現在,武國境內環境好的地方,幾乎都在大規模的種植。
彆的不敢說,光是當紡織的原材料,就足以讓整個武國癲狂。
自從棉衣出世後,武國人就愛上了這玩意兒。
哪怕是在秋冬季節,穿上了棉衣後,都會暖烘烘的。
這和往年挨凍,靠著一身正氣禦寒是安全不同的。
李隆目前所知道的是,各路商人其實都在向李昭瘋狂下棉衣和羽絨服的訂單。
但李昭數次婉拒。
理由也很簡單,工人人手不夠,原材料不夠!
這也是顯而易見的,不存在騙人的情況。
但如果這一批棉花全部都運往交州,那麼這種局麵將會改寫。
這些品質極佳的棉花,最後都會被交州方麵製造成好看的棉衣。
如果邊軍將士們到時候在冬季的時候都有一套棉衣套在身上,李隆都不敢想象,這一戰到底會打的有多麼舒服。
本來這邊冬季的時候就比較寒冷,而如果穿上鎧甲這種,更是會冷的發抖。
李隆就不止一次提及過,要是都給將士們配備棉衣,那絕對是爽歪歪的。
當然,李隆也很清楚,這些東西的造價還是比較昂貴的。
彆說是讓邊軍將士們都有棉衣了,哪怕隻是讓一部分的人有棉衣穿,那都是大喜事。
棉花現在在交州,真的是用途太廣了。
床單、被套、毛巾等等,但凡是能想到的,現在都在瘋狂生產。
而且現在各個地方的工廠,對衣服的要求也比較高,都開始進行統一化了。
因此,工作服、防護服這些,也都是用極好的材料製造的。
棉花依舊是主要的原材料。
此外,帆布這種東西,交州造船業這邊也是大量需求。
風帆的好壞,決定了船隻行進速度的快慢。
好的帆布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必然是這種棉。
更何況,交州這邊發展的極其全麵,除了生活用途之外,棉花還被用作醫藥用途。
在很早之前,李昭就在為戰爭做準備。
他是一個極度雙標的人,對方死不死的他無所謂,但自己的人,他還是儘量希望少死一些。
因此,在他大力改造武器發展武器的時候,就希望自己這一方的火力能將對方徹底的壓製。
但同時,他也明白一個道理,隻要是戰爭就會死人,就會有傷亡!
亡了的,肯定是沒辦法了。
但隻要是傷了的,還是有搶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