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和海水褪去之後的東州一片狼藉,就連飲用水資源也成為了最為匱乏的。
到了今日,李昭所帶來的包括在廢墟之中撿到的資源,基本上都已經消耗殆儘了。
救出來的人還是挺多的,他們也都積極的配合著李昭的救援,救自己的家鄉,他們沒有任何怨言。
隻是人越多,消耗的糧食就越快。
才不過第四天,之前的糧食便已經見底了。
烈陽下,大棚搭建起來,溫度高的嚇人,看向遠處的地麵都像是扭曲了一樣。
老人、小孩都擁擠在一起,儘量躲避太陽的直射。
他們身軀發臭,嘴唇乾裂,眼神有些絕望。
小孩正在哭泣,嗚嗚的叫著好餓。
老人則是儘量小聲安慰,他們比孩子們懂事,也更清楚,眼下如果不是幽王殿下及時趕到,他們可能撐不到現在。
大家能活這麼久,並將大部分的人解救出來,已然是最最幸運的。
就連幽王殿下現在都沒有吃的,何況是他們呢?
當然,也有人不聽勸,因為水中打撈上的家禽家畜也是不少,還是有人餓的受不了,於是撿起來偷偷吃。
但問題也就隨之發生了。
這種死了不知道多久,也不知道沾染了多少臟東西和細菌的東西吃進去不死,都算是幸運的。
他們有的人上吐下瀉。
在饑餓的狀態下,很少有人能看到食物而不去吃的,對他們來說,這些東西隻要是還沒有完全腐爛,隻要是還能吃的,那就都沒關係。
可李昭卻很清楚,在這種狀態的家禽家畜,它們的死亡過程或許不痛苦,但是一定不乾淨。
海水倒灌,台風席卷,這裡麵混雜著任何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說不定連人的血肉都在其中,然後又混合在水中,能乾淨才有鬼。
但李昭也沒有勸,因為在這種狀態下任何人勸都沒有用,甚至還會成為他們的仇人。
因此,李昭隻能等著他們吃出結果,再去處理!
人性就是如此!
他們餓的難受,胃部如同灼燒一般的疼。
李昭若是去阻攔,那就是在阻止他們活下去。
哪怕李昭出於好意,但這種好意,隻有他自己或者是旁人清楚的,這些受災的人是不會這麼認為的。
人最能長記性的辦法,就是讓他吃一次虧。
吃虧才能教會人做人。
當他們上吐下瀉,哀嚎聲傳遍受災營地時,很多人都露出了驚懼之色。
蘇明、陳正保等人都故意避開了這裡,前往彆的地方救災或者是采摘草藥。
他們很不喜歡這種在災情時候還不聽勸的病人。
如果不是因為他們是大夫,如果不是因為他們是交州學院的學員,他們一定會對這群人置之不理。
這種人除了在救災的時候給大家添亂之外,是沒有任何的貢獻和幫忙的。
但他們也知道,上吐下瀉乾淨後,其實也就沒有太嚴重的問題。
因為要想避免這一類的事情再度發生,所以,蘇明、陳正保他們都十分有默契的選擇不及時出現。
一是要讓更多的受災人群看到他們淒慘的一幕,免得接下來還有人犯同樣的錯誤,畢竟他們現在的草藥也嚴重不足,不想浪費草藥了;
二是也算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不聽話的嚴重後果。
等到懲治的差不多的時候,蘇明他們再出來救治。
這群人現在怕得要死。
本來劫後餘生就挺不容易的,如果躲過了大劫,最終卻死在了一口吃的上麵,那就真的冤枉死了。
蘇明看著一個個沒精打采模樣的災民們,心裡又心疼又憤怒。
越是實習,越是去深入底層了解這個國家的現狀,蘇明等人就越是覺得李昭的偉大。
李昭憑借著一己之力與整個世界,與整個國家的世家大族抗衡,還帶出了他們這群同道中人,何其不容易。
武國自李昭前往封地到現在,已經足足八年了。
八年將武國改變成這個樣子,何其困難,可即便是如此,富裕的依舊隻是少部分人。
這些愚昧的、可憐的、無知的老百姓,即便是擁有了一定的家底,可在一場真正的自然災害麵前,依舊是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依舊是會被輕易的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