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與瓦剌的關係,朕同意了此事。
以後,每年國子監要從瓦剌招募一百二十名學生入學。”
張淩陽這麼一說,頓時便引起滿朝嘩然。
大臣們說什麼的都有。
但無非是那‘華夷大防’來說事。
張淩陽卻不以為意的笑道“孔聖人都說過,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
如果,瓦剌仰慕我大周文化,虔誠的派人前來學習,朕沒有道理將其拒之門外不是?”
既然大臣們說什麼‘華夷大防’,張淩陽則拿出孔老夫子的話來堵住這些大臣們的嘴巴。
最後,張淩陽又道“應瓦剌可汗的請求,朕還決定,要派遣一批翰林院的學士前往瓦剌,教授瓦剌孩童四書五經,讓他們也沐浴在孔聖人的光輝之下。”
“……”不知情的人想要反駁,可卻想不出理由。
總不能說什麼瓦剌不配讓翰林院的夫子們前去吧。
如果真的因為此事引起瓦剌的不快,那他們便真成了大周與瓦剌和平的罪人了。
但如鄭永基一般的老油條,在張淩陽說出這番話之後,多少品出了一些深意出來,因此也沒有出言反對。
……
下朝之後,張淩陽對孫勝吩咐道“你現在就去翰林院挑選前往瓦剌的人選。
不過千萬要記住,挑選之人,一定是要那些隻會讀四書五經的腐儒。”
“奴才遵旨!”孫勝會意,回了一聲便匆匆向翰林院而去……
孫勝走後,張淩陽洋洋得意的回到了養心殿。
“如果,翰林院的那幫腐儒能夠將瓦剌的年輕一代全都教授成跟他們一樣,隻知道四書五經的書呆子,就再好不過了。”躺在床榻上,張淩陽心中如是想著。
而此刻的翰林院中,則是一片嘩然。
畢竟,誰都不想去嚴寒的大草原不是?
可是,胳膊終究是拗不過大腿的。
除卻幾名年紀實在太老的大儒之外,孫勝還是從翰林院挑選出了三十餘名儒生。
而其中,自然包括了今科狀元周暢及榜眼李泰二人。
周暢、李泰二人,自入了翰林院之後,每天兢兢業業,可還是受到了不少的排擠和刁難。
畢竟,在眾人看來,這兩人的屁股根本就不在士紳這邊。
而周暢、李泰二人在看到孫勝將自己的名字寫上前往瓦剌的人員名單上時,則是臉色蒼白至極。
畢竟,相比其他人,周暢、李泰二人還年輕的很,甚至剛剛娶妻,還孩子都未曾有。
此番一旦去了瓦剌,不止意味著自己的仕途將要到此而終,隻怕自己也極有可能會因此而絕後也說不一定。
除非,他們願意去娶瓦剌女子為妻。
可他們會願意嗎?
李泰見自己的名字被寫上名單之後,急忙跑出了翰林院,一路跑到李廣泰家大門前。
深呼一口氣,李泰敲響了李廣泰家的大門,對門子說道“翰林院編纂李泰前來拜見李大人,還請小哥前去通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