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吏部尚書陳一鳴一眼,張淩陽問道“陳愛卿,吏部還有多少後補官員?”
陳一鳴回道“啟稟陛下,五品以上後補官員共計七十八名,五品至七品的後補官員共計九百七十二名。”
這些後補官員,除卻一小部分之外,大部分都是曆年來回家丁憂之人。
曆代王朝都特彆注重孝道,大周也不例外。
但凡家中父母亡故,所有官員均要歸家守孝三年。
可三年之後,早已物是人非。
這些丁憂之人想要再尋一個滿意的位置,隻怕也就難了。
畢竟,朝中重要的職務,根本就沒有出現過空缺。
既然無法尋到一個合適的職務,這些人索性便賦閒在家。
也是因此,吏部才會有如此多的後補官員。
想了想,張淩陽對陳一鳴吩咐道“回去之後,你立刻擬定一份替補名單,三天後送到朕的麵前。”
“臣遵旨!”陳一鳴明白,張淩陽這是鐵了心要查辦山東官員。
隻怕山東大小官員下馬之時,便是這些後補官員上位的時候。
可張淩陽顯然不是這麼想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如此著急,隻給了吏部三天的時間。
三天時間看起來很長,能辦很多事情。
可三天的時間卻又很短,在三天時間裡,吏部可是忙亂了一通。
終於,在第四天上午,吏部尚書陳一鳴拿著整理好的後補官員名單來到了養心殿。
張淩陽大概看了一下,當然主要是看幾個五品以上後補官員的履曆。
覺得沒有什麼大問題,張淩陽便命孫勝蓋上印璽,並對陳一鳴吩咐道“回去之後,吏部要立刻加蓋文牒,命這些人務必在一個月內到達山東。
如果雖然延誤時間,革除其身上的所有功名,永世不得錄用!”
後麵一句話可就嚴重了。
可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大周所有士紳都明白,眼下戶部執行的丈量土地,是為後麵即將到來的攤丁入畝做準備。
有些牆頭草,在這個關鍵時刻估計會進行觀望,拖延上任時間。
可張淩陽又怎會給他們時間?
再說,以山東如今的局勢來說,如果長期沒有官員執政的話,隻怕下麵必定會有動亂發生。
也是因此,張淩陽給出的期限是一個月。
以古代的交通條件來說,一個月的時間很是急促。
京城距離山東也算是很近了。
可如果一個人從京城前往山東,一路舟車不停的話,也需要五六日的時間。
這還是距離山東比較近的幾個行省。
那距離山東遠一些的地方呢?
隻怕最少也要將大半個月的時間花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