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女生激動的模樣,齊雲成有一點好奇,但更好奇她真是李樹聲先生的學生嗎?
現在看來太年輕了。
快速簽完名之後。
不得不問一下。
“你學習鼓曲多少年了?”
“三年左右!從大一開始學的,謝謝你,我走了,先生過來了!真的我超喜歡你!”
最後一句說完,女生轉身趕緊溜開,有一種追星成功的感覺。
可她追星成功,齊雲成今天又何嘗不是,見了這麼多位藝術家,老前輩。
隻是又有點感歎,因為不知道是李先生的孩子還是學生,如果是學生,那自己輩分夠低的了。
不過也挺好,至少還有年輕人學習,奈何未來能不能從事就不一定了。
因為今天的確讓他對這門行業有了一種另類的了解。
“哎!好好弄吧,爭取做到最好,不能辜負這麼多先生的期待。”
一個人念叨一聲,齊雲成在後台慢慢等著時間的流逝。
七點半那一刻。
名流茶館鼓曲專場開場了。
掌聲齊刷刷地過來。
來的人不少。
很多位先生複出,光是架勢都吸引了一些黃牛在門口晃,也就現在管製嚴格不好加座,放在以前,百分百人擠著人。
當然有一部分人是因為齊雲成過來,現在他的名氣和熱度,在哪都能吸引人。
可在那位女生換好衣服演唱的時候,他在側幕卻大多注意著劇場的裝潢,自己也要開辦鼓曲社,很多東西自然能學習就學習。
等女生唱得差不多,他趕緊下去換了大褂,準備上場。
“接下來請您欣賞《花木蘭》!表演者齊雲成!伴奏……”
呱唧呱唧呱唧!
掌聲響起。
身著素身大褂的齊雲成慢步走上舞台。
他一上台,先生們都來側幕瞧瞧。
一時間上場門,站了好幾位。
比考試的場景還要恐怖,考試也才一兩位老師,現在直接五六位。
這讓剛才下台的女生都嚇一跳。
沒見過這一幕場景。
可她哪知道,今天先生們過來除了演出外,就是為齊雲成。
原因便是李樹聲最近經常給他們念叨,外加要弄鼓曲社,
讓他們上了這個歲數以後,還有一件比較好玩的事情。
而舞台上的齊雲成雖然沒有看側幕,可氣氛多多少少能察覺出。
奈何隻能低著頭,伴隨著弦樂自顧自地打鼓套子。
待鼓毽子和板兒都停下來後。
沉下氣息,發出第一句唱腔。
“文修~武備~~造~就難~~”
第一句出來。
李樹聲目光往旁邊一看,嘴角露出笑容,孩子第一句尺寸聽得舒服。
聲聲字字送耳邊!
不過這是他當師爺的評價。
其餘位不知道感覺如何,可也大差不差了。
尤其之前那位張雅麗奶奶,看著舞台的小夥子非常開心,“你徒孫唱的很好啊!”
“老李,再培養培養,以後錯不了。”
“到時候去孩子那邊的鼓曲社嗎?”
“去啊,不是跟老李說好的嗎?好不容易年輕人有這個心。”
“沒錯,今天這一場也就意思意思一下,熱熱身,不過沒想到孩子能耐是不低。我特喜歡小夥子的精神氣。”
……
此刻的老先生們個個都上了歲數,按照平時就是在家裡帶帶孩子或者一天天過日子,但齊雲成的出現卻讓他們打起了幾分精神。
因為他們原本就是唱大鼓的,現在有了一點小動靜,心裡怎麼可能沒有喜悅。
算是孩子又吹起了他們心頭的風。
聽著他們的話,李樹聲雙手背在身後,沒有開口,隻默默地看著孩子。
孩子這一次乾了一件好事,希望他的鼓曲社能好好的。
另外時代不一樣了,倘若後輩演員不勤習藝術、靠老弱病殘搞傳承,那才是最悲哀的,如果這樣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鼓曲不知道還存在多少曲目。
現在有人願意來,肯定為之高興。
當然全國各地不止齊雲成一個年輕人在意曲藝,或許一些地方、一些角落,一些年輕人也跟他一樣努力著。
那他們老輩的,打心底裡會去祝福他們。
希望他們天天進步。
同時李樹聲這時候轉頭看了一眼之前開場的那個姑娘,嚴格來說這位並不算他的學生,隻是學校的學生,今天讓她過來演一次罷了。
他現在依舊在培養演員,而如果鼓曲社開業,他們這些孩子也多一個平台。
是件好事。
不過此刻正在表演的齊雲成哪裡知道先生們的心情。
唱完第一句,在下麵觀眾安安靜靜的目光當中繼續唱。
“丈夫事業有幾人全~
既不能筆削漢史聲名振~
必須要手把吳鉤姓字傳~
標榜場中休喜後~人頭遞上要爭先~
歎須眉一生碌碌的空埋沒~
還不如替父出征的小姐叫花木蘭~~(甩板)”
……
第一段完,齊雲成開始一小段鼓點,鼓點再完,之後便是正詞外加動作和表演。。
白派的表演,相比較來說沒有太大的表演,更沒有太特殊的唱腔,就靠著說話、手勢以及倆眼神傳遞。
比如白派閆秋霞前輩表演的時候,眼睛跟會說話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齊雲成自己都讓周顧藍要好好的上台表演,因為現在的很多演員,他的表演完全是死羊眼。
所以不管怎麼樣,精氣神是一個演員非常重要的狀態。
可學習一段大鼓也不容易,他今天表演的一段《花木蘭》便有兩千多唱詞,光是背都得讓你背一段時間。
就這樣齊雲成在名流茶館的舞台上,一字一句地唱了下去。
唱了足足二十多分鐘兩千多的詞才快要全部唱完。
……
“花公說,雖然都像,如何能去呢?
木蘭說,何苦呐,女兒到疆場走一番。
兒此去,是成是敗名留書冊,一定要儘忠儘孝裕後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