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師父的人氣在這。
這個人氣不止觀眾的歡迎程度,還有在老先生心中的歡迎程度,所以周顧藍自然而然會被關注。
為此她壓力不小,身為齊雲成的徒弟肯定不能表現次了。
不過就在七點過幾分的時候。
她爸媽帶著奶奶開車過來了天津。
說好的要過來看演出。
所以一家子過來。
“奶奶,您來啦?”
在鼓曲社門口遇見人後,周顧藍親切地叫一聲。
老人個子不高,滿頭白發,抬頭看了一眼這個地方。
鼓曲社的裝潢不像茶館那般,就是一個有些氣派的小劇場,所以老人忍不住多看。
因為一輩子沒來過類似場所。
甚至進去都有些怯。
“你就在這裡演出啊?”
“對!我師父帶我,我們進去吧。”
“票買了嗎?要多少錢?我這裡有!”
“買啦!不貴,先進去吧。”
周顧藍帶著自己奶奶進去劇場,後麵爸媽跟著。
等進門經過一個走廊,老人望見不少的人,幾乎快坐滿了,耳邊都是說話聲,細細一打看,隻剩下他們那幾個位置空著。
位置並不差,在前幾排,視線非常開闊。
坐下後。
一家人在一起,可老人望著還沒開演的舞台卻愣了好久!
沒來過!
一切都是她幾十年不曾見過的。
她沒什麼學曆,隻讀過四年書,十八歲便跟著那老頭子。
老頭子很喜歡曲藝。
鼓曲、戲曲都很在意。
當初送藍藍去學習東西,也是他的主意。
那天德芸社培訓班結業,藍藍表演完後,老頭子還非常得意的跟她說自家孫女多麼多麼好,比其他孩子都好。
但她不懂啊,哪知道什麼鼓曲,平時也懶得關心他這些愛好。
讓她去理解鼓曲,無異於讓她去了解說唱是什麼,然後那麼的困難和離譜。
隻隱隱約約覺得可能跟戲曲差不多吧,反正那老頭子都經常聽。
“奶奶,我去後台了!第一個就是我,我要去換衣服!”
“好,去吧去吧!彆耽擱了!”
老人生怕因為自己耽擱了她,連忙催促,可孩子真離開後,目光卻宛如蓮藕絲一般沒斷過。
直到孩子不見才安安穩穩、安安靜靜等著最後那一點開場的時間。
“家裡人過來了嗎?”齊雲成見閨女回來,問一聲。
“來了。”
“先去換衣服,又給你做了幾件,之前十四十五歲做的旗袍都隻能當擺設了。”
“謝謝師父。”
帶上衣服,周顧藍笑吟吟的去向換衣間,她一走,齊雲成則轉身跟師父、大爺聊天。
聊著聊著,七點半到達,劇場在掌聲當中開場。
一如既往楊鶴同主持,在主持的開場白當中,他提到了一點。
那就是隻要觀眾坐得住,會加演。
因為來了幾位老先生,不可能坐冷板凳。
所以劇場還沒演倒嗨了。
有老先生加演,今天票價不知道值當到什麼地步,本來齊雲成、郭得剛、於遷就是今天最大的看點。
現在多了不少。
說完事情,楊鶴同終於開始介紹人。
“那麼接下來要表演的這一位,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一個小女生,我師哥齊雲成的鼓曲徒弟。
去年拜的師。
年輕人能表演鼓曲非常不容易,希望大夥兒多鼓勵鼓勵。
讓我們掌聲有請周顧藍表演《龐統獻計,伴奏:……”
天底下都是有關係好乾事,師父是齊雲成,瞬間讓周顧藍在同齡人當中更容易記住。
要不說乾曲藝的拜師很重要。
掌聲一起,演員一上台。
穿著旗袍的周顧藍出現在眾人的視線當中,當初十四五歲的她還略帶青澀,現在上台明顯不一樣。
無論什麼方麵都要熟練和自信許多。
“藍藍穿這衣服真好看。”瞧見自家孫女,下麵老人麵帶笑容說一聲。
周顧藍的父母自然點頭應和。
緊接鼓套子、弦樂動靜響起,然後引來唱腔。
“赤壁鏖兵見奇才,神機妙算巧安排
蔣乾盜書曹操中了周郎計,實可歎蔡茂張允一命哀
蔡中蔡和受命詐降到江左,引得那周瑜定計打黃蓋,他是一家願打一家願挨”
……
演員的唱詞唱腔都不錯,尤其開口那一刻,觀眾覺得味道來了。
雖然她一直在讀書,但水平卻也一直在漲著。
這讓齊雲成都感慨自己徒弟的厲害,兩邊竟然都沒耽誤,看來以後不能光給她畫餅了。
得好好給她計劃。
而鼓曲這玩意,聽起來很像念誦,但又自由活潑,變化較大,所以多聽聽會覺得唱腔好玩。
但唱詞就不一定了,不像相聲那麼大白話。
很多是根據故事創作出來的詞,要是不懂故事,可能全程一頭霧水。
此刻下麵的老人就是這種狀態。
聽不懂啊,真聽不懂孫女唱的是什麼,哪怕一個詞語都是如此,所以那原本高興的表情肉眼可見的多了幾分自責。
“老頭子,你說當初我要是多聽聽這些該多好。”
老人不愛這些,大半輩子都跟油鹽醬醋打交道,甚至那個年代吃了不少苦,但為了眼前的孫女,卻後悔沒有早一點去了解。
因為不想不理解老頭子還有孫女的那種喜悅,奈何她就是不理解,連是不是好都不清楚。
各種的難受和心堵。
然而就在老人不知道該怎麼辦,如坐針氈的時候。
旁邊卻機緣巧合傳來幾道聲音。
“嘿!真不愧是雲成的徒弟,唱的倍兒好!小小年紀氣息這麼足。”
“聲音聽著好聽,有特點。”
“我就是納悶齊雲成乾嘛不收相聲徒弟,卻要收鼓曲這邊的徒弟?論相聲小嶽他們都收了,他應該也可以吧。
我還盼著他能收誰呢。”
“誰知道去!不過倒也理解,真有一個好的鼓曲苗子,不收白不收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