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唧呱唧呱唧!
時間五點半鐘!
在一片掌聲當中,鼓曲社彩排的最後一個節目也結束了。
這一次彩排非常令人滿意。
雖然其中可能有稍微卡殼的地方,但先生過去一弄就處理好了,再說都是一些小問題,基本沒什麼。
出現問題的,都是會重來一遍。
所以才弄這麼晚。
弄完了之後舞台上一位位女生和極少數的男生都鬆出一口氣,總算是在這麼多位老師麵前表演完了節目。
而台下坐著的先生也一位位起身。
同時郭得剛和王蕙兩個人開口請孩子們和先生一起去吃飯,飯館早預定好了,有幾桌。
一聽到要吃飯。
齊雲成座位身旁的宋軼,激動得跟什麼一樣,眸子都亮了幾分,“老公,去吃飯誒!”
“彆表現得跟八輩子沒吃過飯一樣。”
“可天津菜是好吃嘛。”
“走吧走吧。”
帶著媳婦兒和招呼一聲在舞台上的藍藍,大夥兒熱熱鬨鬨地離開了鼓曲社。
這一頓飯吃得比較久了,因為人太多,那麼多老先生,那麼多孩子。
但還是在六點四十分結束,隨後一群人坐著一輛輛車連連趕去天津大禮堂。
此刻的天津大禮堂也不乏熱鬨。
觀眾通道早已經打開,看彙演的觀眾們檢票進場,同時天精日報、今晚報的很多媒體都過來了。
鼓曲的一場盛世,又怎麼可能不備受關注。
為此剛到達天津大禮堂。
郭得剛、王蕙、齊雲成以及一些老先生都在不斷地接受采訪,哪怕一些學生也接受了采訪,說說自己兩年學的怎麼樣,還有先生們的教導。
有的老太太放假還帶去家裡教導,雖然不是師徒,但是愛孩子,肯定多願意說。
所以學習東西又怎麼不精益求精。
比一般的曲藝班好多了。
也就是因為這樣,學生和老先生的關係也非常親密,要不剛才下午的時候,老先生硬是要齊雲成認識一下。
不過在媒體采訪的過程當中,其餘要上台的人開始更換自己的演出服。
學生的演出服都是德芸華服做的。
男生清一色的大褂,女生一不一樣了,藍色、粉色、青色的衣裙都有。
女孩子嘛,肯定要好看一些。
不過周顧藍不一樣,預備的是紅色旗袍,現在的藍藍在鼓曲社演出已經很有經驗,也漸漸有人認識她,所以她單獨的不一樣並沒有什麼。
再且自己的徒弟自己能不愛?肯定要好的。
至於為什麼演出的學生這麼多位。
主要裡麵彈奏樂器的不少,一場場下來,不可能光那三四位彈,得來回的換。
尤其開場,還有十幾位一起來彈奏。
時間差不多。
天精大禮堂座位坐滿的時候。
一群人在紅色大幕後忙活。
首先是放花籃。
這都是觀眾們自發送的,需要擺放在周圍,為的是好看。
同時學員們一位位被叫上舞台做著準備。
等時間七點半一到。
在龐大的掌聲當中,紅色大幕打開,兩排彈奏樂器的學生們露麵了。
十個女生,三個男生。
其中樂器二胡、三弦、單弦、琵琶、揚琴、中阮都有。
露完麵稍作準備。
頓時舞台上鼓樂齊鳴,拉扯且激發著全場上千人的感官。
瞬間大禮堂熱鬨了。
“嗬!這狀態,曲藝學校都沒有這麼好的。”
“這是靠一己之力強行為鼓曲續命了。”
“好哇!!倍兒好哇!”
下麵愛鼓曲的老少爺們有說的有喊的。
舞台側幕兩邊的人卻安安靜靜,哪怕站的人數不少三十了,但也吵鬨不到哪去,因為每一位的目光都在這十幾位學員的身上。
就連齊雲成眼中也是充滿了光彩,又怎麼可能沒光彩,一直關心鼓曲這邊,現在終於有了一點小成績。
也正是這一份光彩,貼身站著的藍藍瞧見了,笑嘻嘻的,今天她也要好好的展示一下。
讓師父驕傲。
時間又快。
開場曲兒結束。
該輪到主持人上台。
孟鶴糖、張芸雷、張鶴侖、楊鶴同四個人。
他們出現,下麵大片大片的歡迎聲。
相聲這麼火,沒有不認識的。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好!!”
見觀眾很熱情,孟鶴糖先拿起話筒說話,“太精彩了,我認為此時此刻應該獻出一些掌聲給我們身後的鼓曲社學員們!”
掌聲落下。
孟鶴糖再開口,“大夥兒可能也知道,這些學員都是新人,有的可能第一次上台。而且是我們德芸社,德芸鼓曲社我的師娘王蕙老師以及我師哥齊雲成鼓曲社經理這兩年的心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觸,其實我是有一點感動的。
剛才在後麵他們一啟奏的時候,眼淚都快下來。”
小孟一說,幽咽幾聲,他的哭很有特點,下麵不少笑聲。
張鶴侖連忙打住一句,“你們彆樂,這都是真情流露。”
“因為這真是鼓曲社兩年的心血,能讓大家看到這幫孩子已經成熟,已經能夠上台了,並帶來一場精彩的節目。
這就是德芸鼓曲社為鼓曲做出的最大貢獻。
不過現在需要請他們去下麵休息一會兒,準備準備後麵的節目。”
“對!”楊鶴同點點頭,“馬上我們的演出就開始。”
張芸雷:“那麼接下來請您欣賞河南墜子《鳳儀亭》!表演者曾梓柔!伴奏:……”
報完節目。
四個主持人轉身下場。
與此同時三四位年輕的伴奏學員陸陸續續上台,上台後第一時間坐下試弦兒,隨後一個打扮好看的小姑娘出現在了大眾的視線當中。
肯定不認識,但歡迎聲不小,全部靠著捧了。
而唱河南墜子的先生文愛雲,可全程跟側幕瞧著了,這屬於她看好的一個孩子。
下午鼓曲社的時候,還讓雲成瞧了瞧,為什麼要讓他瞧,因為這個小女生跟她說過喜歡齊雲成,想要一個簽名什麼的。
現在孩子一演出,當老師的臉上可謂是燦爛。
也不止這一位,後麵還有一個節目是兩個小姑娘一起唱墜子,所以今兒她的情緒從下午的時候就很高興。
瞧見她這樣,王蕙在旁邊也跟著開心,她跟她的關係最好,因為當年十三歲,就是文愛雲先生給她第一次帶上的舞台。
“老師,高興吧?”
“嗯!高興,總算是等到了今天。”
“也感謝您的教學,您的教學我知道,最辛苦了,每次都是最晚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