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這個,沈烈嘖嘖說道:“話說泰國海軍雖然不大,但在東南亞也算是老資格了,有一艘小型航母和幾艘護衛艦。前不久還從咱們國家買了艘兩萬噸的登陸艦,結果沒過多久。
那艘叫做象島號的登陸艦還是咱們龍國江南造船廠造的,滿載排水量超過兩萬噸,能搭載六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參與作戰,還能裝載直升機和一些小型登陸艇。
年初的時候才交付給泰國海軍。
八月份,泰國海軍還把象島號開來參加了和其他國家的聯合海上演習,增強新艦船的市場認可度和能力展示。當時沈烈還作為龍**官訪問團團長參觀了那次演習。
結果沒想到這才過去多久,泰國海軍就全軍覆沒了,連剛交付的象島號都被秦國擊沉,整個泰國海軍完全沒有發揮戰鬥力,成了東南亞甚至整個東亞的笑話。
“秦國的白起號現在應該在秦國的海軍基地重新裝填導彈吧。”參謀長淩霄哲望著遠處的秦國海軍艦船,若有所思地說:“畢竟兩百多發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差不多把白起號上除了防空導彈外的導彈都打光了,還得防著印度呢。”
現代海戰,導彈護衛艦、導彈驅逐艦,甚至導彈巡洋艦,攜帶的導彈中至少一半是防空導彈,比如龍國最大的導彈驅逐艦,因排水量超過一萬噸,西方國家稱之為“海刀級巡洋艦”。
海刃級大型驅逐艦配備的發射單元有112個,加上彈藥庫儲備的一些備用導彈,估計一次能攜帶超過184枚反艦、反潛、防空導彈以及巡航導彈。
而秦國的戰國級大型導彈巡洋艦能攜帶近五百枚各類導彈,是名副其實的“武庫艦”!
所以白起號一出現,就成了各國海軍和政府密切注視的目標,比當年蘇聯的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還要引人關注。
各國海軍雖然對這種大型導彈巡洋艦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有些質疑,但羨慕卻是實實在在的。
“印度那邊似乎也陷入內部困境,恐怕難以介入這次秦國和泰國的戰爭。”沈烈說道。
印度最近的叛軍活動非常活躍,據說已經蔓延到七八個邦和幾十個城市,印度軍隊正忙於鎮壓叛軍的軍事行動,連海軍都出動了,對一些有叛軍活動跡象的沿海港口實行軍事管製,海軍艦載機對叛軍控製區進行轟炸。
這些都不是秘密。
在現代社會信息傳播的速度下,印度內部的叛軍活動甚至在國際新聞界和互聯網上引起了不小的討論。印度叛軍還開設了自己的網絡宣傳平台,進行宣傳,讓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他們。
“報告司令!艦隊即將抵達酒南河入海口!”在沈烈和淩雪哲談話時,一名參謀前來彙報:“秦國海軍第一艦隊要求我們艦隊按原定計劃,進入他們準備的港口,並讓我們準備好交涉人員。”
龍國海軍艦隊雖說是來撤僑的,但畢竟進入了戰區,雙方最好還是進行一些交涉,以便及時溝通,防止誤會。
“我去吧。”淩霄哲主動請纓:“正好我們的軍事觀摩團和駐泰國的大使等外交人員也在湄南河出海口的碼頭,我的級彆剛好合適。”
淩霄哲是少將,也是龍國撤僑艦隊的參謀長,無論級彆還是權限都很高。
“嗯,你帶兩名參謀和幾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去吧。”沈烈點點頭。
這種戰爭區域的撤僑行動,海軍艦隊自然會帶上一些海軍陸戰隊。在艦船停靠港口時,撤離人員登上艦船,海軍陸戰隊的戰士們則負責港口碼頭的安全和預防意外發生。
曾經的湄南河出海口是東南亞僅次於馬六甲的繁華航線之一,商船和遊輪往來頻繁。因為泰國是個糧食出口大國,每年從這裡運出的糧食占泰國出口量的百分之八十。
而現在,因為戰爭爆發,曾被形容為“車水馬龍”的湄南河出海口變得一片蕭條。
隻有秦國的軍艦停泊在出海口的幾個港口碼頭,或在出海口外海遊弋,封鎖了泰國南下的出口。
龍國的撤僑艦隊按照預定計劃,進入了渭南河出海口東側的沿海區域,但與海岸線保持了五公裡以上的距離,隻派遣了一艘輕型護衛艦護送幾艘運輸船和郵輪前往秦國安排的港口。
希皮亞德格斯尼南碼頭位於湄南河出海口東側海岸線,原本是希皮亞德格斯尼南造船廠的專用碼頭。
這個造船廠規模很小,隻有一個千噸級的造船台,能建造不超過兩千噸的民用船隻。
如今,這個碼頭和造船廠,連同周邊大約五十公頃的土地,包括倉庫、水產養殖場、森林公園等,被秦軍征用,作為安置各國難民遊客和外國公民的難民營。
當淩霄哲乘坐的輕型護衛艦抵達這座碼頭,隻是在外海停泊,讓後麵的運輸船和郵輪靠岸時。
碼頭和海岸線上的倉庫區域,已被安置在這裡的數千名中國遊客難民看到艦船上的中國國旗,紛紛發出歡呼聲。
連其他國家的僑民和遊客也滿懷期待,希望能跟著龍國的撤僑艦隊,離開這片戰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