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藺相之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蕭京昭有些後悔,自已真是鬼迷心竅才跑來問他。
“罷了,朕自個再想辦法,都聽你的餿主意,黃花菜都涼了。”
蕭京昭端起茶抿了一口,“元宵你留著自個兒吃,朕先回宮。”
“皇上,臣以為這事應該問問過來人最穩妥。”
“你看,微臣也沒追過姑娘,那些餿主意也是聽竹西說起,我這院裡的下人時常聊京城八卦,竹西那孩子聽了當新鮮事講給我聽。”
藺相之的建議讓蕭京昭愣了愣。
這話好像有理,過來人懂得多,應該更靠譜。
可這事他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再說大多數人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啥參考價值。
蕭京昭熄了請人出謀劃策的心思出了藺府。
他打定主意,隻要自已真誠相待,月娘總會看見他的真心。
想著南宮澤月剛離去,月娘心情不好,定是不願意見到自已,一連幾日,蕭京昭沒敢往江府去。
這一天,向鬆急匆匆地送來了邊疆的飛鴿傳書。
蕭京昭連忙接過信一目十行。
信上說南詔國出動三萬將士在邊疆叫戰,還意圖挑動梁國皇一起攻打萬陵。
向鬆見主子眉頭緊皺,提議道:“皇上,南詔國是鬼迷心竅,鐵了心要與我國交惡了。”
蕭京昭眼底閃過一抹久違的殺氣。
“定是莫子硯收到了莫子玄在回梁國路上的消息,他是怕自已的野心敗露,拉著南詔國狗急跳牆了。”
“梁國皇不會真被挑動吧?”向鬆非常擔心,畢竟莫子硯一手遮天,梁國皇年事已高,他完全能切斷莫子玄啟程回梁國的消息。
甚至還可以捏造假消息挑撥離間,讓梁國皇與南詔國一起出兵萬陵。
如果莫子硯得逞,萬陵以一敵二,幾乎沒有勝算的可能。
見皇上沉默不語,向鬆焦急地道:“皇上,要不要給梁國皇修書一封,告知他真相?”
蕭京昭搖頭搖頭,“看樣子梁國皇是被莫子硯架空了,信傳過去也到不了他手裡。”
“不過朕相信,梁國皇並不糊塗,在使團沒回去之前,他不可能交出兵權,更不會禪位於其他皇子。”
蕭京昭眸子沉了沉接著分析,“南詔國願意為莫子硯所用,並不是他是南詔國公主所生那麼簡單。”
向鬆恍然大悟,“皇上的意思是南詔國想吞了梁國?”
蕭京昭微微頷首,“南詔國從派公主和親那一刻起,就起了吞並梁國的野心,梁國皇帝恐怕還蒙在鼓裡。”
梁國皇給他的親筆信上明確表達了梁國願意與萬陵交好的意願,這一點蕭京昭是深信不疑。
若莫子硯不擇手段奪了權,後果不言而喻。
蕭京昭當即下令,撥了三萬大軍前去支援。
春意漸濃,萬物齊吟,看著滿園春色,江姝月鬱悶的心情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