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龍道:“那得要多少靈石。”
武員道:“怕什麼?反正靈石又不是我們的。”
正當武員正在思考怎樣說服顧父再加靈石“行賄”時,顧父突然來告訴他他成功了。
這次考核進行了四天,顧剛成功得到了5.85的高分。
而武員和元龍兩個窮光蛋考得卻不儘如人意,分彆是3.8分和3.4分。
元龍本來修習仙法就長於理論,短於實踐,考得差也在意料之中。
顧父為了慶祝兒子取得高分,特意請了他們那一批次的弟子家長教員大吃了一頓。
其實對考官行賄以獲取高分的弟子並不是個例。
他們有的人不但在這個監管不是很嚴格的法術實踐考核上行賄作弊,還在正式的升段考核中通過行賄更改最終成績分數。
在結丹前期,壘山第一山的“火箭山”有一名弟子,升段考核中取得了52分以上的好成績,於是被分配到火箭山。
哪知在結丹前期複雜煉丹術的考核中,總共十分他得了不到三分。
顯然他隻有甚至不及煉氣期簡易煉丹術的水平。
而他身邊的師兄弟姐妹基本上都是貨真價實的天之驕子,修仙成績不凡。
那位弟子覺得無臉見人,考核後,人就跑得不見了。
也不知道他在哪裡找到他的,有沒有找到。
他一個修仙成績如此差的弟子如何得到52分以上的高分的呢?
跟第一次考核不同,第一次考核可以看見負責打分的考官;
但第二次考核特彆是理論部分改卷的考官是看不到弟子的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