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赤鬆氏徹底解決了,兵庫津現在是我們的了,接下來該怎麼辦?”
“諸位將領也紛紛趕到,全都神情狂熱地看向了湯昊。
“傷亡情況怎麼樣?”湯昊沒有急著開口,而是追問道。
“還算理想,戰死了二十三個兄弟,傷了六十幾個兄弟,重傷的隻有三十幾人。”
湯木給出了回答,顯得還算滿意。
“他們都是被倭人的弓箭所傷,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一萬戰兵異地作戰,奇襲掌控著兵庫津的赤鬆家族,消滅了將近五千赤鬆家族武士,傷亡情況隻有不到百人。
這個傷亡數字,確實很是理想。
湯昊擺了擺手。
“本侯準備留下一名戰將,率兩千戰兵掌控這座兵庫津,守護船隊的同時,也是給我們留下一條後路。”
話音一落,湯昊就看向了一眾將領。
他的意思很明顯,自己主動請纓承擔起這個艱巨任務。
一眾將領麵麵相覷,都沒有人開口。
留在這兒守城,哪裡有追隨侯爺大殺四方來得痛快啊!
更何況這守城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要知道城內港口還有大量倭民,天知道這些卑劣倭人會不會再次作亂,此外還要時刻提防附近的倭國大名來襲,隻要一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毫無疑問,這是個非常麻煩而且職責重大的差事,所以眾將一時間都沒有開口。
最後還是陳繼祖沉思之後,主動請纓留守兵庫津。
湯昊見狀欣慰地點了點頭。
陳繼祖是靖難名將、涇國公陳亨後人,性子持重。
追隨湯昊以來,他沒有像湯木這般出謀劃策,也沒有如常闊海這般的個人勇武,表現得不怎麼出色,但為人很是踏實,一直勤勤懇懇地訓練戰兵,做好自己職責,因此湯昊對他很是看好。
“繼祖,你要注意兩件事情。”
“其一是這城內港口中的倭民,但凡有任何鬨事之人,格殺勿論!”
“另外可以打出足利義的名義,假稱大明王師是為了幫助足利義複辟而來,如此可以暫時消弭這些倭民對我軍的敵視和仇恨。”
這個時候,大義之名就顯得很重要了。
如果倭民視明軍為侵略者,那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反叛抵抗,甚至還有可能往水井裡麵投毒這種不折手段的事情來。
但若是明軍打著幫助足利義複辟爭奪幕府將軍的名義,那倭民對明軍的敵視就會少上很多,至少他們會認為這些明軍是足利義的雇傭軍,等到足利義再次坐上幕府將軍的位置後,立刻就會撤退離去,不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這就是區彆所在!
陳繼祖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將此事記在心裡。
“其二,那就是周邊的倭國大名了,包括那些正在路上趕來的赤鬆三十六家,能殺就殺,殺不了就算了,守住兵庫津才是你的第一要務。”
“侯爺放心,末將明白了,絕不會丟了兵庫津,否則末將絕不苟活!”
這句話等同於是立下了軍令狀,對陳繼祖這種“老實人”而言,就很是難得了。
湯昊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囑咐了一番,隨後看向了其餘諸將。
“率領麾下所部,集結大軍,立刻奔襲倭國京都!”
“除了短期糧草和火器武器外,其他東西全部舍棄,都聽明白了嗎?”
“領命!”諸將齊聲領命而去,顯得都很激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