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傳送門,王也和學生們來到了因果世界。
眼前的景象令人震驚——整個世界仿佛被凍結在某個時刻。
街道上的人們保持著各種姿勢,有的舉著杯子準備喝水,有的邁出一步準備行走,有的張開嘴巴準備說話,但所有人都停在那裡,一動不動。
“他們...死了嗎?”艾莉緊張地問道。
“沒有。”阿爾法掃描後說道,“他們的生命體征都正常,隻是...不敢動。”
“不敢動?”淩霜不解。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因為他們害怕選擇。”
眾人轉身,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緩緩走來。他是這個世界中唯一還在活動的人。
“我是因果學者·時淵。”老者自我介紹道,“也是這個世界最後一個還敢做選擇的人。”
“為什麼其他人都不敢動?”王也問道。
時淵歎息道:“三個月前,我們的文明發現了"因果可視化技術"——可以看到每一個選擇會導致的所有後果。”
“一開始,人們很興奮,以為可以借此做出完美的選擇。”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了問題...”
時淵走到一個靜止的年輕人麵前:“比如這個孩子,他隻是想喝一口水。”
“但因果可視化告訴他,如果他喝這口水,會導致以下連鎖反應——”
“他的膀胱會在半小時後充盈,需要上廁所。”
“上廁所會耽誤他三分鐘,導致他錯過一班公交車。”
“因為錯過公交,他會晚到公司十五分鐘。”
“因為遲到,他會被上司批評,心情沮喪。”
“因為心情沮喪,他晚上會對妻子發脾氣。”
“因為夫妻吵架,他的孩子會受到驚嚇,影響學習。”
“因為學習受影響,孩子未來可能考不上好大學...”
“就這樣一直延伸下去,最終可能導致難以想象的後果。”
“所以,他不敢喝這口水。”
學生們聽得目瞪口呆。
“但這也太極端了!”艾文說道,“生活中怎麼可能考慮這麼多?”
“這就是問題所在。”時淵苦笑,“因果可視化讓人們看到了太多,反而失去了行動的能力。”
“現在,整個文明陷入停滯。沒有人敢吃飯,因為吃什麼會影響健康;沒有人敢工作,因為工作會影響他人;沒有人敢說話,因為言語會改變思想...”
“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個"完美的選擇",但完美的選擇根本不存在。”
“而我,作為因果學者,知道這個等待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但我無法說服他們,因為他們已經被因果鏈條嚇得動彈不得。”
王也深深皺起眉頭:“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他轉向學生們:“你們怎麼看?”
星辰思考後說道:“問題在於,他們把因果關係想得太線性了。實際上,未來有無數種可能,不是單一的因果鏈。”
“說得對。”千策補充,“而且,他們隻看到了負麵的因果,卻忽略了正麵的可能。喝水可能導致遲到,但也可能讓他精神更好,工作更有效率。”
“還有,”墨言說道,“他們忘記了一點——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而且往往是最壞的選擇。”
“優秀的分析。”王也點頭,“但知道問題在哪裡是一回事,如何說服他們又是另一回事。”
“虛言,從哲學角度,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虛言沉默了片刻後說道:“這是一個關於自由意誌和決定論的經典悖論。”
“如果所有的因果都是確定的,那自由意誌就不存在。”
“但如果自由意誌存在,那因果就不應該是完全確定的。”
“這個世界的人們陷入的,其實是一個哲學陷阱——他們相信因果是確定的,所以否定了自己的自由意誌。”
“解決方法是讓他們重新認識到,因果不是鐵律,而是概率;未來不是確定的,而是開放的。”
“很深刻。”王也讚賞道,“那麼,我們該如何讓他們認識到這一點?”
“我有個想法。”夢痕舉手,“我可以進入他們的意識空間,讓他們"體驗"不同的選擇會導致的不同結果。”
“當他們看到同一個選擇可以有無數種結果時,就會明白因果不是確定的。”
“好主意。”王也點頭,“但一個人一個人地說服太慢了。我們需要一個能同時影響所有人的方法。”
“我可以幫忙。”赫拉說道,“我繼承了智慧女神的力量,可以向整個文明廣播思想。”
“如果夢痕能夠創造一個共享的意識空間,我可以讓所有人同時進入。”
“那我來提供邏輯框架。”阿爾法說道,“設計一個能夠展示因果多樣性的演示係統。”
“我來創造故事場景。”小葵說道,“用故事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
學生們開始積極地討論方案,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也欣慰地看著這一幕——這就是團隊合作的力量。
“很好。”王也說道,“那麼,讓我們開始實施。”
在時淵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這個世界的中央廣場——那裡有一個巨大的因果可視化裝置,正是這個裝置讓所有人看到了令人恐懼的因果鏈。
“我們要用這個裝置,但以不同的方式。”王也說道。
夢痕、赫拉、阿爾法和小葵聯手,開始改造裝置。
一個小時後,新的係統建成了。
“所有人,請注意。”赫拉用神力向整個文明廣播,“我們將展示一個特殊的演示。請所有人集中意識,進入共享空間。”
在神力的引導下,所有陷入停滯的人們的意識都進入了一個共同的空間。
這個空間由夢痕創造,是一個純粹的意識世界。
在這裡,小葵設計的故事開始播放: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普通人,麵臨一個簡單的選擇——是否要在雨天出門。
“讓我們看看,如果他選擇出門,會發生什麼。”
屏幕分裂成無數個分支,每個分支顯示一種可能的結果:
分支A:他出門遇到了老朋友,獲得了一個工作機會,人生從此改變。
分支B:他出門被雨淋濕,生病了,在醫院遇到了未來的妻子。
分支C:他出門時救了一個被車撞的孩子,成為英雄。
分支D:他出門時被樹枝砸傷,度過了倒黴的一天。
分支E:他出門什麼都沒發生,隻是普通的一天。
...還有成千上萬個分支,每個都不同。
“現在,讓我們看看如果他選擇不出門。”
屏幕再次分裂:
分支A:他在家休息,精神飽滿,第二天工作效率極高。
分支B:他在家看書,學到了改變人生的知識。
分支C:他在家時聽到門外有人呼救,出去救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