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一處山穀。
山穀外設有門亭崗哨,原本駐屯一隊士兵。
這小半年來雖然禁止吏士、軍民無故越縣移動,但求學士人、外地商旅相對自由一些。
就三四個月的時間裡,拜訪終南山被門亭守軍所阻的商旅士人結廬而居,竟然發展出了一個規模可觀的聚落。
周圍山民也常來這裡出售山貨,反而比之附近的杜陵縣邑要繁華、熱鬨一些。
虞翻來了已有數日,漸漸開始喜歡這裡。
清晨時分,他就在木屋外的莎莎雨水中清醒。
打著哈欠,推開窗戶就見遠近山勢都蒙著一層灰白雨幕,其中有霧嵐滋生彌漫。
他揉著太陽穴,回神思索昨夜的聯誼篝火晚會。
天子遇害引發的各方縞素風潮也漸漸消退,人總是要為自己而活。
虞翻揉著腰胯齜牙露笑,心曠神怡望著窗外不知多深多遠的濘雨幕,隱約聽到外麵有馬嘶聲。
不由皺眉,取下牆壁上懸掛的鹿皮衣罩在肩上,又拿竹笠子戴好,虞翻將佩劍掛在左腰,腳踩木釘屐履出門。
小院內他的幾名仆從、學生正在柴棚下劈柴、堆疊,一名學生快步來見他:“先生?”
“何處的馬嘶聲?”
“不知。”
學生回答,又說:“謝旌去買肉了,稍後回來可以問他。”
謝旌是山陰縣人,豪強出身,能算是虞翻的親近鄉黨,也是年紀小,父輩送謝旌到虞翻這裡學習、增長閱曆。
虞翻戴正竹笠子腳踩一塊塊青石板向著坡下聚落趕去,半路上遇到謝旌。
十七歲的謝旌穿一領山羊毛對襟大氅,腳上是一雙已經濕透的鹿皮靴。
遠遠見了虞翻,趕緊快步上前迎上,手裡提著一吊肉,長拜:“先生。”
“我適才聽到馬嘶聲,是何處傳來的?”
謝旌也是疑惑,略作回憶,就說:“學生未見,隻是近幾日山雨頻繁,應該不是外來士民或出行的馬隊。應該是官府公馬,隻有他們才會不避風雨。”
“嗯,你忙去吧。”
虞翻也覺得有道理,準備去聚落裡找幾個同齡人問一下。
大家遠離家鄉來關中闖蕩,有幾個心思單純的?
他剛到聚落時,就見門亭另一端駛出兩名騎士,都外罩防雨的羊裘鬥篷,乘馬緩慢而行。
沒有馬蹄聲,隻有馬脖子上的鈴鐺聲響。
門亭守兵快速搬離鹿角讓開通道,兩名騎士一前一後離去。
虞翻駐步目送著兩名騎士遠去,雖然有寬大的防雨鬥篷罩著周身,可看那兩騎士的麵容神態,給虞翻一種聞戰而喜、躍躍欲試的振奮之感。
聚落正中的一處寬大木棚下,兩名軍醫學徒正一起觀摩、按壓留讚的左腿。
帶隊的軍醫坐在邊上正閱讀留讚的身份竹簡,這是留讚自備的,實際就寫了五枚,不到二百字。
軍醫看完後不由嘖嘖稱奇,如果不是意外殘疾,這留讚如似孫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