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劉備逗留許久,他們的茶碗添水三次茶味寡淡時,才告退請辭。
黑熊安排留守主簿諸葛瑾送周瑜、劉備離開,周瑜此前也見過諸葛瑾,怎麼也想不到這樣的老實人能爬升的這麼快。
返回車駕上,先送劉備去亭驛見田豫,諸葛瑾才專程送周瑜去館舍。
安排在館舍居住的,都是幕府體係內相對重要的官吏。
不像亭驛,居住環境差,還有嚴密的監視,限製了活動範圍。
館舍內,周瑜快速換一身便裝,挽留諸葛瑾用茶。
諸葛瑾也得了授意,接受周瑜的挽留。
隻是周瑜從荊南帶來的春茶在諸葛瑾看來缺點意思,端起來聞了聞:“這是零陵茶?”
周瑜點頭,坐姿端正微笑:“正是,是黃公覆所贈,自然比不上大司馬所用上品。”
製茶技術不算多大機密,茶種的篩選、移植、培養才算高深。
諸葛瑾依舊端著茶碗觀察湯色,就說:“大司馬也點評過南方各郡所獻茶種,卻推崇江東所造的瓷器,說此物適合做茶器。”
會稽已有瓷器行業發展,是一種青釉瓷器,配色不穩定,可能會呈現黃綠色,仿佛嫩白菜葉子;也可能綠色深一些。
說是青釉,但沒有那麼青,以黃綠為主。
周瑜也用過瓷器,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材質如玉的瓷器確實是一種良好的茶具。
點著頭,就問:“我來時見了步子山,他如今是黃閣秘書郎,不曾想子瑜竟能如此受大司馬器重。實在是可歎,昔年竟錯失子瑜這等大才。”
“嗬嗬,將軍謬讚了。”
諸葛瑾放下茶碗,才正色說:“仆也好奇,前幾日特意詢問過大司馬。大司馬說選中仆,就是看中仆無有大才。黃閣典掌機密,才器過人者主持黃閣事務,恐會好心辦了壞事。”
對這個解釋,周瑜也覺得有些道理,就問:“那子瑜可有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