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出抬頭瞥一眼自己始終低頭的大哥,無奈說:“孩兒顧慮亂軍襲擾,這才磨劍。”
老太太笑了笑,推了大兒子手臂,大兒子羞紅臉訕訕做笑,後退離開。
看著老大走遠,鮑出就聽母親說:“自大司馬入主關中以來,村裡多出牛馬五十餘頭。村裡各家受大司馬恩惠甚大,死上一人又何妨?賊軍再亂關中,各家誰能好過?”
“你兄他沒本事,我希望你能報效大司馬,也省的以後懊悔。”
“母親,縣裡也無募兵、召集書狀,孩兒聚眾恐招惹禍端。”
鮑出還在推諉,他就是不信任自己大哥。
自己在家裡,形勢再壞,他也能背上母親逃入南山避難。
“我兒何其呆愚?”
他的母親舉起藤杖來敲,鮑出低頭受杖,就聽母親罵道:“關中太平,禦敵於外,各家皆能保全。若賊軍侵入,大司馬又會怎樣看待我關中子弟?你若不去,我這老朽去殺賊!”
“母親息怒,阿弟不去,孩兒去!”
鮑出大哥快步而來單膝跪在老太太身側,抬手輕拍老太太後背。
鮑出見了,仰天長舒一口氣:“母親說的有理,那孩兒就去了。”
老太太這才停手,看著鮑出去開門的背影,又有些不忍。
她經曆過韓遂西涼十萬叛軍攻入關中的場景,也是那時候,他們從扶風搬離;後來李郭汜亂關中,就逃往南陽;再回關中時,就住到了治安相對最好的新豐。
鮑出拉開門,先是環視擠在門前的各處頭目,沒有看到鄉三老或其他吃鬥食俸祿的人。
但看到了幾位鄉老的子弟,亭長的弟弟也站在前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