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郡,伊籍穿孝衣出城五十裡,在岸邊迎接緩緩北上的劉琦船隊。
船隊旗幡縞素,劉琦也下船來岸上與伊籍會麵。
出乎伊籍的預料,此刻的劉琦沒有多少失落、憤恨情緒,反倒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
帷幕之中,伊籍端茶小飲,說道:“周公瑾雖料敵於先,可未免過於無情。以仆之見,將軍可駐留於南鄉,老主公不妨安葬在太和山中。”
武當山是本地人的稱呼,外地修道慕名而來的人將這裡稱之為太和山。
太和者,龍虎相交也。
龍山就是東西走向的秦嶺南山,虎山就是南北走向的巴山、荊山。
當然,也可以稱這裡為龍虎山。
劉琦也是雙手捧著茶碗暖手,臉上沒有什麼多餘情緒變化:“這恐怕不好,隨行男女五千餘人,徒增南鄉負擔,也會讓先生被周公瑾敵視。”
“怕他作甚?我是老主公、大司馬表任的南鄉郡守,莫非還敢舉兵來攻?”
伊籍瞪眼說著,此刻他與劉琦目光碰撞,劉琦疑惑不定:“先生,周瑜可能是淮南死間?其舊主孫權也在南陽,大司馬如此安置,令我著實迷惑。”
“大司馬放孫權到南陽,可能是覺得此人與黃祖、淮南有死仇,又與江東將校相熟,有策反、招降江東將校的可能。”
伊籍說著感慨一聲:“就恐此人乘勢而起,死灰複燃。”
劉琦緩緩站了起來,更是難以置信:“先生是說?”
“隻是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