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士自有值勤條例,嚴禁單獨走動。
就連行走時,也要兩人並排而行,起相互監視,也能增強警戒效果。
若是縱隊而行,往往隻有第一人會警戒,但後麵人會有盲從心理,難免麻痹大意。
很快,這兩名衛士隨行保護下,楊修在邸閣外的一座軍市裡接待蘇則。
軍市是附近百姓、山民自發聚集形成的,稍稍有些規模,就被黑熊派人進行管理。
劃分了範圍,搭了竹柵欄圍牆,也派人維持秩序。
軍市裡的攤販哪怕是臨時的,最低也要繳納一個五銖錢的攤位費。
反正多餘的輔兵也空閒,索性調來千餘輔兵修築屋舍,為以後軍市長久運營打基礎。
因而接待蘇則的是一處竹廬,竹廬內有兩排隔間,這些隔間共用一條狹長的火炕。
這火炕是用條石壘砌,中間抗麵是一片片青石片拚接而成。
青石片上鋪了竹席,透過隙縫能看到青石片的質地。
蘇則坐在上麵屁股暖融融的,立刻就猜到這火炕用了不止一層青石板,如果隻有一層,現在滾燙難以坐人。
應該是多層,中間夾了土層。
楊修見蘇則模樣,就說:“北兵不耐蜀中濕冷,故而火炕大受歡迎。這酒廬如果沒有這火炕,是攬不到買賣的。”
蘇則點著頭,遂說:“今大司馬棄綿竹向北駐屯劍山邸閣,可是有意大修蜀道?蜀道艱難,恐民力難支。”
楊修解釋說:“是有大修蜀道之意,原因有二,一是諸軍不耐操訓,輪流出營開鑿石壁,能排解乏悶;其二是蜀中亦有無地之災民、流民,亦有罪囚。將他們聚集到這裡,也能變壞為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