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苑,司金都尉府。
河流邊上,水排轉動,水力驅動下,新鑄造、組裝的機器發出刺耳噪音。
旁邊是熔鐵高爐,一粒粒燒紅的鐵珠子在軌道上有序滾動,隨後在進料口被人工有序控製。
一粒粒落入的燒紅鐵珠子落進去,很快一聲悶響,就是一片魚鱗甲片成型。
邊上木棚下,諸葛亮伸手從木箱裡捏出一枚帶著毛刺的甲片,細細觀察各處薄厚。
這是一種新型甲片,不同於漢軍慣用的長片、方片鐵劄甲片,這是一種高一寸三,寬一寸八略帶弧度的甲片,如似魚鱗。
自從他親眼看著黑熊、呂布組裝金幣衝壓裝置後,就耐不住衝動,用大半年時間總算製造出了批量衝壓甲片的水力機械。
從實驗用的銅片、銅五銖錢,再到製模方便的方甲片、長甲片,再到現在新型魚鱗甲片。
就在諸葛亮觀察魚鱗甲片時,他夫人黃月英也走入木棚,見一體衝壓的甲片都不需要開孔,隻有極少數甲片衝壓時會因力量不到位,需要在孔眼處人工開孔,
她也拿起甲片觀察,就問:“這一日能產多少甲片?”
“現在一日三萬餘片,恰好能編織十二套魚鱗明光鎧。”
諸葛亮將手裡甲片遞給她,感歎說:“關中百廢待興,僅僅是漆園就需要十餘年才能恢複一些。這些甲片再經研磨製成後,用灌鋼法後再擺在窯中燜燒之,其後淬火、回火,這些工序不難,多申請一批人手即可。唯獨最後的上漆,缺乏漆料。”
他是一個簡樸的人,總覺得上麵製作鎏金、鎏銀鎧甲過於奢靡,而戰場上金甲、銀甲固然能振奮士氣,可這樣使用的金銀難以回收。
鎏金、鎏銀是一種裝飾,更是一種防鏽工藝。
比起這些,諸葛亮更中意塗漆。
軍隊就應該穿戴黑漆鎧甲,這樣嚴肅一些。
而現在僅僅是甘寧那裡,新舊鎧甲彙聚在一起,就有三百金甲;等後續銀甲積累足夠了,會以酬功的方式賜給甘寧的另外五百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