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端起已經放涼的茶飲了半杯,身後典韋就提著熱水壺來給他添水。
張定則放下早已喝不出茶味兒的茶杯,略沉吟,就說:“臣這裡目前遭受最大的是來自郡縣的誹議,因關中糧秣匱乏,施行專管與調度供給。君上為方便各縣計算供給口糧,禁止官民吏士無故跨縣流動。因而君上出征在外期間,境內各處糧秣供應平穩,不曾短缺。”
見他說這些,黑熊一笑:“說的直白一些。”
“是,郡縣多有本處自行管理倉儲的提議,供給本處後,餘糧會按需外調。還說這樣能減輕倉曹的工作負擔,在臣看來,這是要將倉儲從軍管改為郡縣所管。故充耳不聞,但也將提議者姓名記錄在冊。”
說著張定低頭,從左袖裡抽出一張折疊的紙張,笑吟吟雙手捧著。
典韋又上前,接住這份疊紙密信送到黑熊手裡。
黑熊拿起來一看就二十幾個人,每個人姓名後麵還有小字注解對方的信息。
“既然這些人覺得倉曹工作勞累,想為倉曹分擔壓力,就一並征入蜀中,去開鑿劍山道。等劍山道開通,蜀中糧秣外調,各處也都能輕鬆一些。”
黑熊說著,扭頭去看邊上的法正、諸葛瑾,諸葛瑾主動起身來取,接過密信掃一眼上麵的姓名與背後的官職,就問:“君上,如何補充?”
“不急,我會擬一份有功吏士的名冊交給東曹,由東曹酌情補任。”
黑熊回答一聲,名冊這些人就沒必要討論了,這輩子就慢慢燒山鑿石去吧。
這次出征有一批軍吏要提拔、轉業地方;留守的軍吏也有一些表現的可圈可點,也都是可以提拔的。
不求全部,關中附近百餘縣裡,這次更替三四十個縣就穩妥了。
至於百戶、千戶體係,目前不需要做什麼調整,安心按計劃生產就行了。
經濟漸漸活躍,生產出來的物資日益豐饒,這才是安撫民心,穩定內部的最大捷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