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徐晃到幕府等待通傳時,黑熊早已處理完早上的公文,向東鄉白鵝穀去了。
徐晃等一批等待接見的官吏隻能集中乘車,轉而向東去白鵝穀。
白鵝穀外,門亭處一道土壘、柵欄封閉山穀,兩側山坡、河流也樹立柵欄、籬笆。
高處必有烽燧、敵台,不留偷渡的死角。
門亭立在當道,側旁就是溪河。
溪河上遊壘砌石堤圍成兩片水堰池塘,這兩片池塘拚合在一起仿佛一個葫蘆,這葫蘆池就是鵝群嬉戲之處。
當徐晃來到白鵝穀門亭處,就見門亭下遊處也有征發來的軍民正在開山取石。
徐晃擅長治軍,在曹操號召下也學習過軍屯相關的屯種、水利知識。
他仔細觀察,就發現下遊早已完成了勘測,河道裡打了木樁,是要修築更大的水堰。
這已經不是普通水堰,尋常水堰也就高出地麵三五尺;看這裡的勘測、木樁,更像是一處水壩。
水壩築好,水麵抬升向兩側、上遊漫延,勢必形成一個狹長的山穀湖泊。
想到這些,徐晃本能的開始觀察附近地勢高低。
越發感覺這個水壩工程看似規模小,但非常消耗人力。
山穀寬闊,蓄水越多的話,這水壩築好的同時就要不斷地增厚。
隻有足夠厚重的水壩,才能擋住水流壓力。
可這裡結壩蓄水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