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大軍決戰,都會尋找一處己方不吃虧的開闊地形。
參合陂就很妙,劉備最初選擇在這裡築營,作為會麵時的場所,就考慮到了意外遇襲的風險。地形開闊,水陂營地附近又勉強有一點點高度、視野優勢;在這裡迎敵,自可從容調兵、迎敵。
最重要的是,營地內不會缺水。
黑熊引著法正、張遼、張飛巡視營外地形,每走一段路程,就會根據地形起伏,在地圖上勾畫粗糙等高線。
光是看等高線,就能清楚知道地形起伏變化。
河渠、道路,附近居民逃逸一空的村社也有標注。
等忙完這些,已臨近傍晚。
天色遲暮,營地內彌漫馬肉脂肪氣味,缺少重料壓味兒,步入營地黑熊就忍不住犯嘔。
那點僅有的食欲立刻消散一空,眾人返回原木壘砌的空闊營房內,幕府行營已布置好桌椅開始整理、稽核這段時間的戰功。
楊修迎上來,遞上最初的核功文書,對黑熊說:“君上,首功乃太史將軍……若功勳無誤,鐵騎諸位營士,最低當授少校軍爵,宜出任營督。過半營士功勳卓著,若晉升中校,又無領兵指揮之功,又與軍法不合。”
這是純粹砍人斬首功勳,按著之前規定來說,大尉就是極限。
大尉可以擔任副營督,從少尉隊官開始的晉升就該以斬首、折損比率進行功勳稽核。
到目前為止,所有臨陣之敵都是一比一的首級功勳,沒有諸羌首級幾個頭顱折算匈奴一級的說法。
這方麵來說,敵軍含金量都是一致的,減少了核功的工作負擔。
黑熊接過核功文書掃一眼,就說:“鐵騎營士隻擅長衝陣廝殺,不善統兵,隻增其祿秩,軍爵也止於少校。待爵祿與大校等同,授兩千畝莊園。今後再立功勳,增其莊田,止於萬畝。”
這部分莊園田產收益,包括道兵的俸祿軍餉,以及戰後戰利品分潤,最終開支分發後,還是進了黑熊個人的度支額度裡。
這筆錢糧也沒有空轉,實打實支出後,都讓他拿去當做臨時賞賜之用。
關中的公庫,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進行過個人原因的度支,都是公取公用,賬目明白。
許多官吏能管住手,除了嚴法、新政之外,黑熊個人度支沒有侵占也是個重要原因。
公庫之外,還有一些類似於少府的單位,比如司金都尉的鑄幣,這筆錢就不歸幕府諸曹管理,他們能管的是田稅、田租、商稅這類正規收益。
就連黑熊個人的田莊營收,幕府也隻是收一筆商稅,經營收益也是黑熊個人度支。
此外黑熊、東鄉、西鄉也隻是例行按人口撥發口糧與布帛,其他錢幣、蜀錦、奢侈品收入隻能靠田莊、礦業、工坊、商鋪的經營收益。
至於戰利品……除了內部獎賞支出外,還會有大宗獸群、奴隸、獸皮歸入公庫,但公庫也會增加功勳吏士的爵祿待遇支出。
總的來說,公庫收支涉及範圍廣,但管不了個人經營收益。
鹽鐵、糧食、酒水是專賣,可茶葉、鑄幣、蜀錦、商隊的收益十分可觀。
隨著道兵功勳越來越高,它們合法獲取的田莊,未來黑熊也會派人進行代管,算是額外收入。
張遼、張飛聽著這些言語,都不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
追隨劉備那麼久,財政度支基本上一直都圍繞著軍隊發展進行,大家私產都不多。
張遼也不覺得奇怪,呂布時期也沒充裕的錢糧,也是圍繞軍隊建設使用錢糧,即便張遼獨立性強,收到的稅租也是拿來養軍了,個人財富也不多。
至於曹操的霸府,依托於漢室朝廷之下,曹操能調度財政,但也不能支取國庫私用;處理私人事情,用的也是個人財富。
這種公私分明的財政下,曹操那裡才有曹洪、劉勳、婁圭這些出名的大富豪。
而曹洪被詬病嘲笑,就是獲取個人財富的手段不是很好看。
楊修很快又拿出一個表格給黑熊過目,這是未來鐵騎營士砍頭提升祿秩的數據。
一個少校營督想要升一級,所部七百人計算,盈獲三成計算,沒有折損的情況下,俘斬二百一十個人才能升級為中校。
領兵時是帶著七百多人砍頭抓俘虜,而鐵騎營士是單騎砍殺。
也要加上戰術功勳,以及斬將、陷陣、先登這類功勳充抵人頭數,所以表格裡一個獲得各種buff的少校鐵騎,砍五十個腦袋才能升為中校;再高一級,就要砍三倍數量。
這些戰術功勳抵充的人頭數是楊修自己擬定的,不是很誇張,但對普通人來說也難如天塹。
但黑熊覺得很合理,對楊修擬定的這個表格持認可態度,就說:“可以,以後不願領兵的軍中猛士可參照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