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聽萬古愁!”
招隨聲出,但見崖上氣流湧動,紛亂漫空雪華,似有一柄利刃貫徹其間。
懾人氣勢宛若自天上地下鑽出湧起的狂浪,隨著雲間獨步肯定而有力的步伐,挾帶森寒徹骨的刀氣,往金輪襲來的方向反卷而去。
“金剛四正·金剛般若!”
心鏡窺人無視外在迷障的法濤無赦平舉雙手交叉一旋,隔空遙遙引動金輪圓轉牽束四麵銀索歸於環心。
亮灼白森的氣網仿佛玉蛟興雲般準確地套上疏溣刀影將之纏縛絞滅。
凜冽爆衝的刀芒形成的空氣亂流,經由銀索金輪所布法網削減之後瞬間潰散,變成無害的疾風。
但索上所係金鈴難承氣勁磋磨亦自碾碎散作齏粉隨風而去。
於是層響不絕的鈴音戛然而止。
雲間獨步也停止了移動。
按下突圍意圖的他如臨大敵,雙眼一瞬不眨緊鎖眼前紛飛雪幕……
一陣山風過去,吹得鬆樹枝葉相撞,有似秋潮夜至,風動鬆柏扶搖雪落山巔。
清絕殊勝的景致中倏然傳來一陣低沉喃語——
“天予人萬物……人卻無一物予天……天予人萬物……人卻無一物予天……”
喃語反複間,彆聞一股可怖的殺氣醞釀,宛若一隻擇人而噬的凶獸隨時準備向獵物展現出他那森然可怖的獠牙。
“所以,人皆可殺!”
篤定判聲落下,又聞佛偈低唱。
“有生自有死,無惡怎顯善……欲成菩薩道,先滅世間禪……殺業煙雲過,佛法心中留……”
離經叛道的言辭轉過令人驚詫莫名之餘,一股如魔似魅邪惡透頂的妖異氣息驟然迸發。
千錘百煉的苦行修者亦登時渾身汗毛倒豎如受針刺。
下一瞬,一輪金色弧月猝然亮起,夾帶可怕嗡鳴如穿金碎石。
弧月所過之處細密如絲的雪幕瞬間崩碎如沫,劈開縱深豁口。
無遠弗屆的一刀出自獨眼龍之手。
逾霄漢的猜測並不算錯。
身陷魔考的荒野金刀的種種動作確然與法音有關。
殊不知,鈴音輪響的作用卻從不在於驅使,而在於壓製……
琅琊居
高燭獨照,燭影輕搖,室內一段方外對談仍在繼續,抽絲剝繭詳解戰端演變——
“思能雖看不到,但人腦當中,確實有一種無形波長,瘋狂的人,生病的人,這種波動都會改變,如果能達成共鳴,就能控製對方的腦識,這就是思能。”
目睹己方戰局陷危的念荼羅聞言,灰眉微沉:
“顛倒夢想無法將聚集的思能統合整理,隻會反射出紊亂的思能,讓接近者腦識混亂。”換言之,試圖憑此引人入魔借以突破無我梵音操控的方式無疑是把雙刃劍。
屆時要如何應對仁心失喪全力開殺的獨眼龍也是一大問題。
“那麼……”聽出弦外之音的單誇微微一笑,“倘若有辦法將原本無序紊亂的思能整合呢?”
在失敗品的基礎上更近一步,貼近鑄造者原始意圖——控製對手的思考。
‘有可能做到麼?’大智慧心想。
是否能通過思能共鳴的方式達到控製記憶之目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因為變靈器與無垢之間早在千年前便已完成了。
至於為何千年來,地門始終沒動作,僅因變靈器雖然完成,但要讓無我梵音遍布佛國甚至傳達九界,需要更強大甚至無邊無際的靈力協助。
是故大智慧雖有心引渡眾生脫離苦海,卻苦於無舟可渡,唯有一帆引路慈航。
其中“一帆”是指那位憑臨無水汪洋背負如來禁劍的白衣佛者,而“一舟”則是代指——
“紫金缽。”
想通此節的念荼羅喟然一歎。
暮鼓
彼時彼處彼方的話中主角正靜靜地躺在梵海驚鴻左手掌心。
那是為白練飛蹤借來往揮舞的金鈴銀索之便送至摩訶尊手底。
一手持劍一手托缽的他雙目閉鎖全心凝神梳理思能,不時彈指點金激蕩法音驅役荒野金刀行動。
紫金缽不止是初祖遺物,初祖坐化之後,它更是融合了初祖頭骨而成的王骨法器。
它既能為無我梵音提供靈能支持替大智慧開拓九界光明,同樣也能站在地門之對立麵統合顛倒夢想……
梵海驚鴻運集精神,把心靈凝聚在掌握的劍與缽上,靜如止水的麵容,忽地閃過難以掩蓋的驚訝。
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湧上晶瑩通透的靈智。
那便像一個人,到了某個一生人首次踏足的異地,卻覺得每樣事物都是那樣熟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