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能是,光線經過不同的空間,從a點經過異空間到b,中間有一段在異空間,從b點經過異空間到。
吳田說“為什麼能夠看到光線是扭曲的,而不是斷斷續續的?”
段駐說“存在大量的空間進出點,宏觀上看不到。這些空間進出點非常密集,無數次進入和導出。像是火車進入隧道,很多次進入,很多次退出。不過,火車行走的路線在同一個空間是連續的。隻不過我們看到的是它不停地消失和出現。光線消失和出現是在不同的空間。它從進入點是向著正北方向,從空間出來時可能是對著西北方向。再次進入空間,從空間出來時可能是對著正南方向。”
吳田說“那然後想問個問題,這東西從哪裡來的?”
孫實記說“是隕石吧。”
全世界已收集到4萬多塊隕石樣品,有各種樣式的。它們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石隕石(主要成分是矽酸鹽),鐵隕石(鐵鎳合金)和石鐵隕石(鐵和矽酸鹽混合物)。隕石由鐵、鎳、矽酸鹽等礦物質組成,亦稱隕星石。也指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在含碳量高的隕石中還發現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種氨基酸等有機物。
吳田說“是隕石得趕緊交給研究所吧,檢測下是否有輻射之類的。對人體不一定安全。”
孫實記說“有些方法可以判斷它是否是隕石。”
隕石在高空飛行時,表麵溫度達到幾千度。在這樣的高溫下,隕石表麵融化成了液體。後來由於低層比較濃密大氣的阻擋,它的速度越來越慢,融化的表麵冷卻下來,形成一層薄殼叫熔殼。熔殼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顏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殼冷卻的過程中,空氣流動在隕石表麵吹過的痕跡也保留下來,叫氣印。氣印很像在麵團上按出的手指印。熔殼和氣印是隕石表麵的主要特征。若是看到的石頭或鐵塊的表麵有這樣一層熔殼或氣印,那可以推測這是一塊隕石。但是落下來的年代較長的一些隕石,由於長期的風吹、日曬和雨淋,熔殼、氣印也就不易辨認出來了。
石隕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幾的鐵,有磁性,用吸鐵石試一試便會感到。石隕石的斷麵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這是辨認石隕石的一個重要標記。鐵隕石的主要成分是鐵和鎳。鐵占90%左右,鎳的含量一般在4%~8%之間,地球上的自然鐵中鎳的含量一般不會有這麼多。
段駐說“或者是誰造出來的,把它扔到這裡了。”
吳田說“為什麼隻有我們遇到了?”
孫實記說“這是偶然,也許是彆人遇到了。”
段駐說“但是最近來盛期城附近的都是工程師,總會有工程師遇到這個石頭的。”
吳田說“是的。偶然中的必然。”
段駐說“我們遇到之後,就從偶然變成了必然。”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