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的過程,便是人生。
我之所以看這雨,不看天,不看地,看的也不是雨。
看的是生和死,看的是雨的一生......”
僅僅是這一個開頭,就徹底把改卷老師給征服了!
就問這種寫雨的句子出來,誰看誰不懵!
誰看誰不頭皮發麻!
當其他考生們還在俗套的寫雨的美麗,雨的豐收。
明珠小學的學生,直接橫跨了幾個逼格等級,降維打擊!
寫雨的生死哲學!
一邊是寫是普通的雨,一邊寫的卻是生死哲學!
這尼瑪的......
完全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簡直都不是寫雨了,而是在寫人生的感悟,生死的看法,哲學的境界。
倘若不是作文滿分隻有30分,改卷老師甚至都想給他打120分!
這尼瑪的明珠小學是魔鬼嗎?
它們的學生,寫個雨的小學作文,都能上升到哲學高度?!
“這雨生於天,死於地,中間的過程便是人生!”
毫不誇張的說,就這一句話。
就比他們這些改卷老師們一輩子看過的作文,都要驚豔一萬倍!
真是太驚豔!
太牛逼了!
這真的是小學生寫出來的作文?
一個十幾歲的小學生竟然都開始思考雨中的生死哲學?
這一刻,批改這篇作文的中年男老師,都不由老臉一紅!
他一個五十多歲的人,竟然還沒一個小學生活的透徹!
他一輩子看過無數次雨,可何曾思考過這雨中的生死哲學。
而更離譜的是,像這樣牛逼的作文,明珠小學竟然不止一篇。
再比如這一篇關於《雨》的作文。
“雨,從不會一直的下。
它四季交替,斷斷續續。
但有一點......
雨,從不缺席。
翻開曆史書的每一頁,哪一年沒有關於雨的記載?
這雨,就像我們的華夏文明,任朝代更替,曆史變遷,但傳承從未斷絕。
五千年前,我們和埃及人一樣麵對洪水。
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玩著青銅器。
三千年前,我們和希臘人一樣思考哲學。
兩千年前,我們和羅馬人一樣四處征戰。
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
而現在,我們正在和美州人一較長短!
五千年曆史變遷,我們就像雨一樣,從未缺席。
我們一直在世界的棋盤上,與人對弈,而對手卻已經換了好幾輪......
雨,自強不息!
雨,從未缺席!
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
這便是雨的真諦,壯哉兮我大華夏!”
這一篇振聾發聵的作文,讀的改卷老師熱血沸騰,身上的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當彆的考生,還在局限於寫雨的俗套故事。
而明珠小學的學生,卻竟然站在曆史長河之巔,書寫著華夏文明的國運!
這是何等的牛逼!
何等的霸氣!
看完明珠小學學生們寫的作文,他們再看其他考生作文的時候......
卻是一個字都看不進去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完全是單方麵碾壓!
其他學校學生們的作文,完全沒有一戰之力!
“這......這真的是小學生能寫出來的作文嗎?”
改卷老師看著這字字珠璣、才華橫溢的作文,整個人陷入了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