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問題還是出在登記名字上。
趙二依次問他們“你叫什麼名字?”
最先一個瘦瘦的人答道“張三!”
趙二大筆一揮,在木簡上寫上兩個蠅頭小字“好!下一個,你叫什麼名字?”
“李四!”
“好,下一個。”
“王五!”
“鄭三!”
“徐大!”
……
“趙二!”
趙二剛要順口問“啥事?”猛然感覺不對,一抬頭反應過來,是對麵這個壯漢自稱名叫趙二,而不是有人在叫他。當即心中不爽地命令道“不行,你不能叫趙二!”
那人麵露疑惑“為啥?俺就叫趙二啊!”
趙二大聲反對“不行,你不能叫趙二,我才是趙二!”
那人一臉鬱悶“可俺也叫趙二啊!東村的。”
“這個……”趙二這才冷靜下來想了想,人家本來就叫這名字,非要對方不用自己名字,確實有些過分。但是這重名問題也確實難辦,總不能在名牌上登記“東村趙二”吧?聽起來像是日本人……
啊,對了!我給他起個新名字不就好了?
當即對他說道“這樣,我給你取個新名字,大名,有文化的那種。”
那人一聽很高興,當即同意了“哎這個好,這個好,先生……請給俺取個名字!”這人對趙二的稱呼都變了。
也難怪,漢朝時又沒有九年義務教育,人們普遍識字率不高,鄉下就更嚴重了。這也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取名。因為沒文化,所以起的名也都亂七八糟的,除了最常見的依照出生次序起名外,就是些狗蛋、驢糞之類的賤名。能有個正經點的名字都是很光榮的事。而在村民的印象裡,隻有教書先生這類的人,才能給人起大名,所以趙二……這個東村趙二也把現代趙二當成有文化的先生了。至於趙二自己為啥叫這麼個沒文化的名字,他一時沒考慮到。
趙二看了看對方那張有點像狗熊一樣的臉,再看了看他比其他村民都粗一圈的胳膊,略一想,便想到了名字“看你這麼壯,像熊一樣,就叫趙熊吧!來我寫給你看……”
趙二直接拉過趙熊的手,用毛筆在上麵寫了趙熊兩個字。“看,這麼寫,記住了。”
“哎,老趙,你這趙字缺筆!”張飛不知什麼時候過來了,肩膀上還扛著一捆布。看來是正好路過。
“缺筆?”趙二反應過來,他寫的是簡體字的趙,走字旁裡麵是個乂。而繁體字裡麵是肖。事實上簡體字在古代也有不少人使用,不過被稱為缺筆字或俗字,一般是民間識字者,或者追求快速書寫時使用。書法的一個流派草書中也常夾雜不少俗字。事實上,張飛也是很擅長草書的,缺筆字他也常用。不過為了奚落趙二,這才出言指正。
“染你的布去!”趙二沒好氣的說,“我這是……我這是為了讓他記得方便,你懂啥?”趙二一邊強辯,一邊在趙熊另一隻手上寫了繁體字的趙。彆的繁體字他不一定會寫,自己的姓氏還是會的。
“好好,俺去染布,哈哈哈!”張飛大笑著走開了。
趙熊看了看兩隻手,比
較了一下,說道“俺也覺得這個趙字好記些”。
趙二一聽很高興“對吧,哈哈哈,字就是用來讓人交流的,寫那麼複雜乾嘛!”
之後趙二繼續給剩下的人登記,本以為這事就過去了,沒想到登記了幾個後又出了一個“趙二”。
趙二不由氣道“怎麼你也叫趙二?”
新趙二有些膽怯的回道“俺……俺就叫趙二啊,要不先生也給俺起個大名吧!”
趙二一臉鬱悶,隻得也給他起個名字“好吧,看你瘦瘦弱弱的,跟個柳樹枝一樣,你叫趙柳吧!”說著也在他手上寫了名字。
之後……又一個趙二。
趙二氣得把筆一撂,衝對方怒道“你真叫趙二?不會是為了起名故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