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算他們的要求再合理,擅自把他們都放回去的話,軍隊的組織也會麵臨崩潰。因為那八百人都是老兵,而從難民裡征集來的都是新兵。新兵隻有在老兵的帶領下,才能迅速形成戰鬥力。如果老兵都走了,那麼新兵就隻能重新訓練,那樣一來,又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就完全來不及救援青州了!
劉備把目光看向了趙二,決定聽取他的意見。畢竟練兵這事趙二最了解。
趙二想了一會兒,然後說道
“士兵們想回家很正常,如果強行留下他們,他們心中不滿,作戰意誌就會下降,出工不出力,那樣還不如立刻遣散他們。但是,他們不可能全部都想回去,總有一部分人是願意留在軍隊中,為劉兄效力到底的。這樣吧,我們可以先放一部分人回鄉去,但隻能是一小部分,剩下的人中,有想回鄉的,可以告訴他們,說現在軍隊裡的軍官不足,暫時不能放他們回去,但是他們留下來也是有期限的。等到新招的新兵們成長起來,能夠替代他們了,再放他們回去!”
劉備點了點頭,覺得趙二的辦法不錯,既不會影響到軍隊,又能照顧到士兵情緒,當即同意了。
於是劉備下令讓受傷的、家中獨苗的人優先回去,剩下的人則必須得等救援完青州後,才可以分批回去。這樣一來終於安撫住了士兵們的情緒。
忙了好幾天後,終於把該做的都做了。劉備就找到劉焉,提出自己已經休整完畢,可以出發
救援了。
劉焉沒想到劉備效率這麼高,他本以為怎麼也得拖上一個月。於是隻好做最後努力勸道
“賢侄啊,這青州距離幽州路途遙遠,一去不知要花多少時候。等賢侄到了時,估計青州早已淪陷了,不如賢侄先幫老夫平定幽州殘餘,再去收複青州可好?”
劉備卻仍堅持道“小侄不敢不助伯父一臂之力。隻是小侄覺得這青州城畢竟乃一州之州治所在,城高糧足。以黃巾賊寇的水平,一時應該難以攻下。所以小侄還是想去試一試,若是事不可為,再回來幫扶伯父大人亦不遲。”
劉焉心說這劉備怎麼這麼不上道,我屢次三番留你,你都不聽。剛要再勸,趙二卻插口道
“府君,在下倒是有一個想法。以往大軍前去青州,均是從陸路行進,不僅耗時良久,沿途所需補給消耗亦是極大。所以在下想,若是從海上行進,走海路到青州。那麼不僅時間上完全來得及,並且沿途消耗亦是極小。”
趙二這幾天也沒閒著,翻看了下此時大漢的地圖,發現幽州與青州之間,並非隻有陸路相通。海上亦是相通的。而且走海路所需要的距離,與走陸路的距離是差不多長的。但海船的速度,可是比人腿要快多了!
鄒靖這時候自然要替劉焉分憂,當即想了個借口。便勸道“趙先生想法很好,隻是這海船……或許不夠。”
趙二信嘴胡說道“無妨,我是三韓人,可以向三韓借船。”
他才不信船會不夠,就運送他們這千把人,又不是運輸數萬大軍,能用他幾個船?要是劉焉不肯出船,到時候他們就強行征用即可。
劉焉一聽連忙說“夠夠夠,船夠,船夠!”
劉焉心說,我堂堂大漢帝國,去跟一群蠻夷借船像什麼話,真要借了,那整個大漢的臉都丟儘了!
劉焉見實在留不住劉備,隻好答應劉備離開。並且表示願意支援六千軍隊同去,畢竟光讓劉備軍自己去有些不合適,自己怎麼也得出點兵。
劉備謝過劉焉,便出府整軍出發。
現在劉備擁有戰兵一千,輔兵兩千餘。其中戰兵全部披鎧,輔兵亦全部披皮甲。就光憑這披甲率,也足以傲視全幽州了。
劉焉支援的部隊亦由鄒靖帶領,他們的部隊就寒摻多了,六千人中,兩千戰兵隻有中級以上軍官披甲,還是皮的。另外四千輔兵則完全就是連武器都沒有的民夫。
順便說下,漢朝官軍的部隊並沒有戰兵、輔兵的分法。隻分精銳和雜兵(普通士卒),隻是趙二心裡把他們劃分為“戰兵”和“輔兵”。而官軍的“戰兵”也乾雜活,“輔兵”也得戰鬥。遠沒有趙二自己訓練的部隊劃分得合理。
而且其中大部分人一看就是剛從之前的黃巾俘虜裡挑出來的——這些俘虜趙二看不上,劉焉可是拿他們當寶。
現在,劉焉麵前就站著一排膀大腰圓的壯漢——這些人之前還是黃巾軍渠帥程遠誌的手下,現在已經宣誓效忠劉焉了。
劉焉看了看他們身上的肌肉,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親切地向其中一人問候道“這位壯士,如此雄壯,不知平時都吃些什麼啊?”
那人一看府君親自問候自己,頓時得意地有些忘形了,他自豪地一拍胸脯,昂首道“俺平時吃得最多的就是兩腳羊……”
“呸!”劉焉氣得大怒“來人,給我把他拖下去砍了!”
兩腳羊,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