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之前張飛衝入黃巾軍的包圍圈時,因為騎兵們在遠處待命,故而沒能來得及阻攔張飛。現在張飛直接奔著主帥衝來了,騎兵們可不會再放任不管。他們調轉馬頭,朝張飛發起了衝鋒。
而李大目身邊,亦有部分偵騎拱衛左右,這些偵騎平時負責偵查和傳遞軍令,在需要時也可以進行戰鬥。他們最先迎上了張飛。
而張飛才不把他們放在眼裡,揮舞長矛,幾下便刺死了離自己最近的幾名偵騎,而其餘偵騎亦在之後被張飛輕易斬殺……看起來殺死他們似乎比殺死那些黃巾步卒還容易些。
原因很簡單,步卒們可以結成密集陣型,協同攻擊之下有時也能夠給對手造成一些麻煩。而騎兵不同,騎兵作戰時,為了防止馬匹之間相互影響,所以每個騎兵之間的間距都是比較大的(近代騎兵的牆式衝鋒例外),這注定了他們隻能組成鬆散陣型。
在麵對張飛這樣的戰場殺神時,騎兵與步卒的單體戰鬥力在張飛麵前沒有多大差彆,而鬆散陣型則導致了張飛可以對他們進行逐個擊破,砍瓜切菜起來也更加輕鬆。
消滅了偵騎後,張飛繼續追擊李大目,而黃巾軍的騎兵部隊,因為馬匹質量普遍比張飛的坐騎差了那麼一線,故而一時半會兒沒能追上張飛。
於是戰場上就出現了有趣的一幕坐騎優良的李大目在最前麵跑,張飛在中間追,黃巾騎兵隊在後麵追張飛。沒過多會兒,這幫騎馬的就都消失在了視野中……
不過那已經不重要了,隻要匪首李大目不在了,剩下的黃巾步卒就是一盤散沙。沒有首領指揮、沒有騎兵支援、士氣大跌,三重削弱之下,他們再度恢複了黃巾之亂時被劉備軍當經驗刷的狀態。在已經結成攻擊陣型的趙二部隊的反擊之下,他們的落敗隻是時間問題。
這次黃巾入寇的事件終於算是結束了,匪首李大目亦被關羽陣斬。這李大目也是倒黴,逃跑的方向居然是管縣那邊,正好被及時趕到的劉備關羽軍團逮個正著。
而剩下的黃巾賊寇,除了當場戰死及投降的外,其餘逃散的潰兵也陸續被各鄉的巡邏隊捕獲。
畢竟他們是外來者,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濟南,在沒人帶領,沒有內應的情況下,逃到山野間是無法生存的。彆的不說,光那些豺狼虎豹,就足以對付這些沒有組織的黃巾潰卒。
而且山林中的物產實在算不上豐富,如果靠在山野間當野人就能存活的話,也沒人會在黑暗的東漢末年繼續忍受朝廷的壓榨了。
他們若是像尋常匪寇那樣占山為王,靠劫掠村寨存活的話,又會很快暴露位置,然後被軍隊找到殲滅。
原本也是有人打算加入本地的山賊的,想著憑著自己的本事,在那些沒見過世麵的本地山賊麵前,怎麼也能當個頭目啥的。
沒想到的是,這濟南的山賊,尤其是著縣、管縣的,幾乎都被趙二清理乾淨了,他們想找山賊都找不到……
所以留給他們的選擇就隻剩下兩個餓死或者投降。
大多數人選擇了後者,這也是武力低下僅能自保的巡邏隊可以捕獲到這麼多黃巾潰卒的原因。
郡城裡的曹操,在事件最初的時候,的確曾有派郡兵去對付李大目的想法,也發布了集結郡兵的命令。可惜他的郡兵動作遲緩,集結花了
太多時間。而離敵軍的距離又不如趙二、劉備他們近。故而等趕到現場時,戰鬥早就結束了。他們全程都沒派上用場,隻能過來走個形式了事。
這也給了曹操的反對者們一個攻訐他的借口。
當然,那是一個月後的事了。
現在,心情低落的趙二徒步走在縣城內的街道上,朝著縣衙前進。
他可以猜想到,那裡一定早已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街道兩旁到處都是幸存的百姓們,他們正忙著修複自己的房屋。更多的是四處都能聽到的哭聲。
趙二的心情更加陰鬱了……
這段路走得無比漫長,仿佛過了一個世紀一般。然而終究還是走到了縣衙門口。
先一步進入這裡的輔兵們正在裡麵忙碌著,與那些幸存的縣吏一起整理著裡麵。
趙二沒有進正門,而是去了後麵,他隻想回自己屋裡躺下,睡上一覺醒來,或許就會發現這兩天的事件其實是一場夢,他的侍女們和張寧還在,會叫他起床……
到了後門口,發現門是緊閉著的,推也推不開。
他下意識地叩了叩門,門居然被從裡麵打開了,一張熟悉的麵孔笑著問候他
“大人,回來啦!”
是一個他的侍女。
居然還活著?
他可是知道的,那些喪心病狂的黃巾賊寇,在侮辱完城中的女性後,按照慣例會就地殺掉。因為如果不殺的話,就會出現有動情的黃巾成員將女性私自帶走,甚至一起私奔的現象。
當然,有了固定地盤,定居下來的黃巾軍,比如張燕的黑山軍會考慮將女性一起帶走,在山中繁衍生息。
然而李大目他們顯然不是這樣的,他們這種流寇隻會不斷燒殺搶掠,走到哪禍害到哪,才不考慮什麼持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