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畢竟難得來一趟,有些已經認識的人還是要拜會下的,比如朱儁和盧植。如果來了這裡卻故意不去見他們,多少有些不太禮貌。
趙二首先想去看看朱儁,結果得知朱儁因為母親亡故,辭官回老家奔喪去了。
趙二又去了尚書府見盧植,盧植倒是熱情地歡迎了他。在相互問候,以及詢問趙二、劉備等人在濟南的經曆後,便自然而然地談起了西北的戰事。同時,也向趙二吐露了一件關於皇甫嵩的事情,這事在邸報上是看不到的。
隻聽盧植對趙二講道“義真去年征討黃巾之時,途經鄴地。發現中常侍趙忠在那裡擁有的一座私宅超過了規製,便上奏皇帝予以沒收。皇上並沒有采信,義真卻因此而得罪了趙忠那賊。另外,在平定黃巾之時,遭遇宦官索賄的並不止老夫我一個,中常侍張讓也曾向義真索要五千萬錢,義真自然不肯給。於是趙忠和張讓聯起手來,於今年義真平定西北之時,劾奏他連戰無功,耗費錢糧。皇上聽信讒言,臨時召回義真,不僅收回他的左車騎將軍印綬,還削奪封戶六千。改封都鄉侯,食邑變為二千戶。”
說到這,盧植氣憤道“哼,要不是這幫閹黨從中作梗,以義真的軍略,區區邊章哪裡是對手!”
嘖嘖,這十常侍還真是……不是一般的無惡不作啊!
看來自己以後也要小心這幫閹黨了,雖然現在自己隻是個小角色,還入不得他們法眼。等到哪天能入了,就是自己要頭疼的時候了!
告彆了盧植,趙二又沒事做了,畢竟雒陽這裡他認識的就這點人。
趙二本來想之後一直呆在驛館的,但聽孫堅的仆役說,孫堅拜訪那些高官時,主人招待客人仆役的飯菜很豐盛,比驛館的還好。愛占便宜的趙二便心動了,所以趙二索性套上盔甲,跟趙熊幾人站在一起,對外聲稱是孫堅的親衛,跟在孫堅屁股後頭。當孫堅去拜訪官員時,趙二幾人就跟著其他仆從去仆役房混吃混喝,一吃之下,果然比驛館的還好,因為有肉吃。
孫堅雖然對此有些無奈,但也由他去。
在雒陽沒待多久,就再次啟程前往美陽,畢竟不能讓張溫等太久。
行進方式當然還是坐船,趙二可以算是當時中國北方最喜歡坐船的人之一了。無論去哪,隻要能坐船,就不走陸路。
一路西進,經過長安,長安城可以算是漢朝第二大繁華的城市了,畢竟是前漢(西漢在當時被稱作前漢)首都,又因為靠近西域,裡麵有不少西域來的商人來此貿易、定居。使得長安城多少有點後世唐朝的氣象了。趙二高興地在此享受了不少西域美食,什麼胡餅啊,烤肉啊,寒瓜(西瓜)啊……
吃得趙二都不想離開這了。
孫堅雖然也很喜歡這裡,但是知道大事要緊,在趙二玩了兩天後就強行把他拉出了長安城,一再向他保證等打完了仗,陪他回這裡玩個痛快,趙二這才罷休。趙二離開了,跟著過來的那幾個士子卻留在那了,聲稱隻是暫留一段時間,過後再去追趕他們,趙二也由他們去。
長安在京兆郡,美陽就在西邊的扶風郡,所以一天就到了。
美陽這裡原本隻是個縣,現在因為張溫的大軍屯集在這裡,使這裡變成了一個軍事重鎮。
一進美陽,就看到這裡到處都是軍隊,畢竟(號稱)二十萬大軍,一個小小的縣哪裡裝得下。也不知為啥張溫非要把軍隊屯集在這裡。地方不夠大倒是小事,問題在於糧草也不好弄,縣裡肯定養不了這麼多軍隊,西邊都是叛軍勢力範圍,無法征集糧草。所以隻能從後方不斷往這裡運。
趙二不理解,就問孫堅“文台兄,這張司空……哦,現在是車騎將軍。他為啥把大軍屯集在這?”
司空的職位,在張溫出征不久,就轉到楊賜頭上了,畢竟司空是要在雒陽乾活的,不能讓張溫在外領軍還占著司空位置。
孫堅看了看地圖,一臉讚許地點了點頭,然後回道“張將軍這個位置選的好啊!不錯,不錯……雙飛你看!”
他指了指地圖上的長安,“這裡是長安……”
“嗯,長安是個好地方!”
“……長安自然是好,而且對我大漢朝廷也很重要。雖然它現在不是首都了,但是前漢時期的王陵還在,對於皇室來說,這裡是容不得半分侵擾的。所以此地絕對不可失守!”
孫堅又用手指劃出了涼州的範圍,而後特意圈了下涼州東部,“涼州西部早已為叛軍所占,而東部大半地區亦淪為叛軍的勢力範圍。在這種情況下,官軍就隻能以長安作為最重要的前線據點而存在。從大漢各地調集過來的軍隊和糧草物資等等,都是要囤積在此的。”
孫堅手指移到位於長安與美陽之間的槐裡,“這裡是槐裡,是我們現在所在的扶風郡的郡治所在,亦是長安的咽喉所在。可以說,敵軍要想攻擊長安,就必定要先攻破槐裡。槐裡是長安之屏障。”
最後孫堅指向美陽“但是槐裡並不利於防守,而且也裝不下那麼多軍隊,所以大軍的主力要屯集在槐裡前方的美陽縣。美陽這裡雖然承載十餘萬大軍亦稍有不足,但其地勢利於防守,同時也卡在敵軍通往長安的必經之路上,是主力駐守的最佳位置!張將軍還是有些戰略眼光的!”
噢……哦,這樣啊!
不是很懂。
趙二一臉懵逼。
孫堅一看他表情,不由得好氣又好笑,拍了拍他肩膀“好了,走吧!去麵見張大人,到時候機靈點,彆露怯!”
於是幾人一同穿過重重軍帳,出示了證明身份的東西後,終於進入中軍帳,見到了這位前司空大人張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