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趙二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參軍中居然還有陶謙。
趙二小聲問孫堅“文台兄,這位陶參軍你了解多少?”
孫堅便向趙二介紹說,陶謙字恭祖,是揚州丹陽人,兩任縣令,後升為幽州刺史,轉拜議郎。而且這陶謙也參加過之前皇甫嵩平亂的隊伍,當時是擔任揚武都尉統兵作戰。
在皇甫嵩被朝廷召回後,陶謙也跟著回了雒陽,沒想到剛到雒陽沒多久,又被張溫給請了回來。
故而此次陶謙是以參軍的身份參加的。
陶謙也是個老頭,問過年齡後得知居然已經五十多歲了!趙二本來還以為他起碼得等到徐州時期才老的,沒想到現在就已經老成這樣了。
不過這陶謙老雖老,但精神頭還在,一點也看不出電視劇裡那副昏聵的樣子。
考慮到日後三讓徐州的事應該不會有啥變動,那麼現在跟他提前打好關係應該是有必要的。隻是趙二看了看對方的年紀,又看了看自己,感覺這年齡差距有點大,說話會有代溝啊!
而陶謙倒是沒想那麼多,看到趙二年紀輕輕就當了縣尉,又以區區縣尉之身來此當參軍,很是佩服,竟主動找趙二聊了起來。
二人都刻意互相結交,事情倒是好辦多了,宴會結束後,雙方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宴會時,趙二還發現張溫對陶謙很熱情,但陶謙對張溫十分冷淡,不知為啥。
事後趙二向孫堅打聽,孫堅告訴他,這張溫雖然出身世家,但與十常侍走得比較近,還受過曹嵩的提拔,據小道消息說,他的司空一職也是買來的。而陶謙最反感的就是這種世家中的“敗類”,就如同他很討厭那個向十常侍買來官的崔烈一樣。
而張溫自己卻並不覺得自己是十常侍一黨,他對士人們依舊很友善,對於陶謙這種通過考諸生、舉茂才,當郎官而進入官途的人,尤為尊敬。
第二天,張溫再次發出召令催促董卓趕緊過來報道。據其他參軍說,這是不知第多少次了,從張溫還未到美陽就開始召他,到現在,連遠在江東的孫堅都到了,近在隴西郡(位於扶風郡西邊,隔著一個漢陽郡,屬於涼州東部地區)的董卓卻還沒來。
這下張溫也急了,讓傳令的人警告董卓,要是他還不過來,就不用過來了。
在場的眾人都紛紛氣憤地表示董卓太過分了。
即使這樣,董卓仍然拖了兩天才到。
趙二這也才第一次見到董卓。原本在當初討伐黃巾之時,趙二是有機會見他的,但被自己中途阻止了。畢竟那時候見了也沒啥用……當然現在見了也沒啥用。
跟董卓關係好了,他能把貂蟬賞給自己麼?
當然不可能。
不能的話巴結他還有啥用?給他當乾兒子麼?
呸!
所以趙二也跟著其他人一起指責董卓。
這董卓居然也不惱,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往那一站,抱著手兩眼望天,一副不關他事的樣子。
令趙二不得不佩服其臉皮之厚……當然,他的臉也確實挺厚的。
趙二仔細觀察了下董卓,發現這廝雖然胖,但是也沒後世電視劇裡、遊戲裡胖得那麼離譜,按照現代人的身材標準來看,也就是微胖。
不過其一臉橫肉,再配上那威武的大胡子,其威懾力倒是不小,一瞪眼時,霸氣四射,讓人不由得心生恐懼。一看就是個凶悍角色,不好惹。
再看看趙熊,雖然平時看起來也挺凶悍的,但跟董卓一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了!
張溫一抬手,製止了眾人的責罵,繼而大聲質問道“董卓,老夫屢次征召於你,為何今日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