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趙二雖然升了長史,但照樣還是呆在槐裡軍營裡練兵,隻不過時不時地需要回城裡一趟,給鮑鴻這個大貪官出主意。
不過也僅僅是簡單提幾句。趙二自己又不了解那些細節,隻能提出一個大概的思路。具體細節自有下麵那些長吏、少吏(朝廷任命的是長吏,主官自行征辟的是少吏)們去執行。
在郡守府裡,趙二又接觸到了鮑鴻的其他手下,這些人在自己之前擔任參軍事時,與自己沒什麼接觸,當時接待自己的隻是些低等小吏而已。
這裡簡單介紹下郡裡的人員編製一郡最高長官為郡守,又稱太守。掌握一郡的軍政大權,郡裡大大小小的事他都有權來管。
當然,郡守畢竟隻有一個人,管不來那麼多人,所以需要手下來幫他。
手下中位置最高的是趙二這個長史,雖然邊郡長史對應內地的郡丞,但與郡丞不同的是,邊郡長史有兵權,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義調動郡兵作戰。
這可比濟南時那個兵曹的職銜要強太多了!而扶風郡的這位兵曹與尋常兵曹沒什麼不同,平時也隻是管管軍事後勤,比如統計下郡兵的鎧甲器械啊,士兵升級時登記下軍功信息啊……簡直就是個文職!
扶風郡的武職也是有的,郡守之下名義上最高的武職為都尉,秩比兩千石的官,僅比郡守差一級。不過這個職位僅限於邊郡才有,內地是沒有的。
由於扶風郡剛剛成為“邊郡”不久,故而這個職位目前尚還空缺。
比都尉低一級的有郡司馬,是六百石的官。這個倒不需要是邊郡才有,但也需要遇到戰事才會設置。
扶風郡倒是有一位郡司馬,隻不過他整天呆在軍中,隻與趙二見過一麵而已。
原本由朝廷任命的郡武官中,還有備盜賊、郡發弩令、輕車令、司空令等職位,秩八百石。不過後來相繼廢除了,其職責改由更低級的掾吏們擔任。
以上資料來源於《居延漢簡》、《張家山漢墓竹簡》、《漢書、百官公卿表》、《後漢書、續輿服誌》
至於文職,除了趙二這個長史外,剩下的就都是郡守自行征辟的少吏了,比如督郵什麼的……
趙二這時候才知道,原來一個郡的督郵有好幾位,每人分管一個區域。
督郵們位卑權重,雖然俸祿低,卻可以管比他們俸祿高的縣令、縣尉們。可以在他們麵前趾高氣揚地公然索賄。
不過這扶風郡的督郵,到了趙二麵前,可就隻能老老實實地俯首下拜了。趙二不由得意起來,哼哼,原先自己很害怕的督郵,現在卻乖乖地跪在自己麵前,拍自己馬屁,其中一個姓荀的北部督郵,拍得尤為賣力。
哈哈,真爽!
趙二正在郡守府裡得意著,忽然有郡吏來報,說有幾個乞丐裝束的家夥求見自己,說是趙二的老朋友……
誰啊?
自己可不記得自己認識什麼乞丐,肯定是有人為了跟本官拉關係,騙些吃食,故而跑來冒充的!
於是趙二下令放他們進來,自己要當麵拆穿他們,然後再亂棍打出去!
哼哼,本官的秋風可不是那麼好打的!
稍後,那幾個人進來了,他們一進來便衝著趙二哭訴,說什麼找趙兄找得好苦,自己終於有救了之類的。
趙二剛要下令打他們一百軍棍,忽然發覺這幾個人麵孔似乎有點眼熟。
他叫幾人湊近些,仔細一看……
喵的,這不就是當初從濟南跟過來的幾個士子麼!
於是趙二趕忙問道“我說卞老六,你們幾個不是在長安玩得很嗨嗎?怎麼淪為這個德行了?”
趙二可是記得這幾個人都是家財萬貫之輩,雖然出身小縣城,但論財力也是能與大城市的世家公子們比肩的。他們怎麼會變成乞丐的?
幾人便向趙二敘說了他們之前的經曆原來這幾個貨在長安玩得太嗨了,每天吃喝玩樂花錢如流水,這舊都長安的消費水平,顯然比濟南高出不知多少。然而他們出門時帶的錢卻沒那麼多,他們原以為自己帶得錢挺多的,故而還是按照當初在濟南的習慣那樣花銷。
結果就是沒過多久,錢就花光了。
他們想過跟家裡要,但畢竟路途遙遠,遠水解不了近渴,於是他們便想找近在咫尺的趙二來救救急。
可惜趙二當時在軍隊之中,軍隊的行蹤可是軍事機密,軍中官員的行蹤更是機密中的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