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陸康笑著問趙二道“趙刺史肯定是聽得樂安東部鄉村地區的百姓說的吧?”
趙二點頭稱是。
陸康便解釋道“東部地區的百姓,接受消息本來就比毗鄰濟南的西部地區人要延後得多。一個地區的舊聞,傳到遠處地區,很可能就是最新的新聞了。況且鄉間百姓接受消息又比城裡閉塞,這兩年前濟南匪寇入侵樂安西部的事,到了東部鄉間,就跟剛剛發生沒什麼區彆。”
原來如此!
陸康又笑道“至於捕魚的問題……哈哈哈,趙刺史你不也說了麼,沿海的樂安人哪有資格說不臨海的濟南人搶了他們的魚!這魚又不是隻會順流而下,在魚正肥得時候,可是會逆流而上呢,那時候就變成了樂安人搶了濟南人的魚咯!”
趙二聽了也哈哈大笑,覺得這陸康還真是一個不錯的人。
二人相談甚歡,趙二有時也會去逗弄下陸康的從孫子陸議,揪揪他的頭發,打打他的屁股。趙二可完全不知道他此時正欺負的,就是日後大大有名的陸遜陸伯言,隻當他是個普通小屁孩。
欺負夠了陸遜,約定的出擊日子也到了。
趙二與陸康皆整裝披掛,上了戰船。陸康是指揮官,自然乘坐中央最大的樓船,周圍中小戰船無數,估計至少有數百艘。
場麵不可謂不壯觀,趙二坐在樓船上,一眼望去周圍全是船,看不到邊際,頓時信心倍增。
“這麼多船,我看光靠數量也足以堆死那管承了吧?”趙二詢問道。
陸康則搖了搖頭道“難說啊,那管承也是混跡多年的老海匪了,手裡雖然大船不多,但小船的數量可也不少。依本官估計,有上千艘也難說呢!”
這麼多!
想想也是,這青州水網這麼發達,居住在水邊上的人家,靠水吃水,大多都有艘小漁船什麼的。而漁船雖然小了點,但這時期的戰船也算不上大。畢竟現在才公元二世紀,跟後世人知道的什麼鄭和寶船、卡拉克之流根本沒得比。
而且船這玩意也好藏,無論是拖上岸藏在家裡,還是去海外找個小島放上去都很方便。實在不行,臨時造一個也不用花太長時間……當然是特指小船。
而小船多了,也是可以乾翻大船的。
再說關羽這邊。
關羽這個人對於自己的武力向來自信,故而此去東萊,並沒有帶其他人一起,獨身帶著信物前往東萊治所黃縣。
而且由於是去辦公務,故而沿途可以吃住在各亭舍內,各方麵都很方便。
唯一有些麻煩的是……這邊的治安不太好。
東萊郡的人口不到五十萬,與青州其他郡差不多,但麵積卻大上太多。一郡的麵積,抵得上好幾個濟南國、齊國。
東萊郡不僅麵積大,山還多,大部分地區都被山區所覆蓋。像這種地廣人稀山多之地,最容易滋生匪寇,因為清剿的難度要比平原大得多,那些匪寇一旦遇到官府軍隊,立刻躲入山中,任誰也找不到了。
好在這東萊的匪寇雖然多,但不如北海國的猖獗,他們野心不大,對於攻打縣城、斬殺郡守的事沒興
趣。故而倒也沒讓唐太守太過頭疼。
現在站在關羽眼前的,就是一小股攔路劫匪——這已經是不知第多少次了。
關羽當然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一旦問清是匪寇後,便上前,關刀一揮,帶走了那個頭目的腦袋,餘者四散而逃。
他本以為這就完事了,沒想到自己剛前進不到一裡,又一夥匪寇冒了出來。
“今天的匪寇特彆的多啊!”關羽不由感歎道。
殺得多了,關羽也不由覺得有些手酸——關刀的重量雖然減半了,但依舊不輕。
“或許下次應該帶個人,幫某扛刀?”他想著。
不過現在還是得自己來扛,而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關羽也開始傾向於在臨戰前把關刀立於地麵,然後以腰間環首刀來作戰——他當年闖蕩江湖時,就是用的環首刀。
不成想,他這省力之舉,卻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哎,聽說了嗎?”
“聽說什麼?”
“你居然不知道!我告訴你吧,當年的赤麵刀魔,重出江湖了!”
“什麼!你確定?”
“親眼所見,那紅臉,那快刀,不會有第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