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廝殺。
陸康聽了趙二描述,撚了撚胡子,說道“這人還挺複雜……那就難以判斷了,隻能往好的方向期盼了,希望是他用了什麼計策吧!”
結果還真讓陸康說對了!
陸康他們追了一陣子後,因為對方小船居多,速度比他們快,最終拉開了很遠的距離。眼看就要被徹底甩掉時前麵匪寇的船隊忽然停了。
陸康趕緊下令加速追擊,靠到近前,發現匪寇同時被兩股船隊包圍了。
有眼尖的士兵彙報說,包圍匪寇的兩支船隊都是官軍的,是友非敵。
這就好辦了!
於是陸康水軍也加入戰團,四股水軍戰在一起。
原本趙二聽陸康說這船隊與船隊作戰時,也需要擺個什麼陣的,他也知道後世的海戰船隊肯定是要擺陣型的。
沒想到現在呈現在他眼前的狀況完全不是那樣,官軍船隊如同一窩蜂一樣,直接就衝上去跟敵人混做一團,捉對廝殺。
小船與小船之間一會兒離遠了互射,一會兒靠近了亂捅一氣。大船乾脆就是四處亂撞,撞翻一艘是一艘,根本不屑於玩什麼花樣。
趙二想問問陸康這是咋回事,結果陸康忙著指揮,根本沒空搭理他。趙二便隻好自己觀瞧了。
但是這亂哄哄地亂戰,除了讓趙二看清楚水軍士兵具體是怎麼亂打的之外,便也觀察不到什麼了。
就這樣,雙方折騰了好半天,天都黑了才結束戰鬥。戰鬥的結果是除了打沉、俘虜了不
少船隻外,就是讓一部分船隻趁亂逃了。
戰後一清點,從俘虜口中得知管承就在逃走的那些船隻之中。
喵了個咪的!到最後還是讓他跑了!
不過好在他的主力艦隊已經在此戰中被消滅,他再想東山再起,可就沒那個本錢了。
與東萊的船隊彙合後,趙二見到了指揮東萊船隊的關羽,這才了解到了情況
原來這關羽看這東萊水軍並不如預想中的強,生怕那管承柿子撿軟的捏,從自己這一方找突破口。要是在兩方水師夾擊管承時,那管承拚死一搏,朝自己這邊突圍,成功跑去東萊的話,那自己的臉可就丟大了。
關羽是個高傲的人,才不允許自己丟這種臉。於是他便想了個辦法那就是設伏。
他先讓艦隊分為兩股,分彆在兩個方向隱藏起來。他料想匪寇急於逃命,肯定不會在岸上作過多偵查,分成兩隊後,船隻少了也好隱藏。於是一支艦隊在東邊埋伏,另一支在南岸埋伏。待到敵人逃向這邊後,先放一部分船過去,然後南岸的船突然出擊,一頭紮入匪寇的船隊中,給敵人造成混亂。而東岸的人再出現,防止敵人趁亂往東萊方向逃竄。
再配合樂安的追擊水軍,就萬無一失了。
不得不說,這關羽雖然傲,但也有傲的本錢。他的武力自然沒的說,統軍用計方麵也是很可以的!
陸康老頭子現在是開心得不得了,這次痛打海寇,讓他出了憋了多年的氣,此刻神清氣爽,看誰都變得順眼了。
他一聽設計伏擊得是關羽,便大大地誇獎了他一番,同時表示願意把自己所會的水軍知識也一並教給他。
關羽自然很高興,因為趙二告訴他陸康統領水軍的水平非常高。而關羽之前在東萊水軍處學到的隻是些基礎的東西而已。
雖然關羽傲,但在老人麵前還是能虛心學習的。尤其是自己還是個白身,而對方是堂堂國相。
至於之前水戰時為什麼打起來亂七八糟,趙二也沒興趣再問了,讓關羽去學吧,自己已經知道得夠多了。
從東萊借來的水軍見已經完成了任務,便要求返回原駐地,趙二自然應允。剩下人乘船先回到北海口,然後分彆趙二自己肯定是要回劇縣和刺史部的,不過現在他手裡沒有船,於是隻得下船改走陸路回去,而沿途自然有地方上的人來護送。
而關羽則不需要回北海,他要先跟著陸康去樂安“充電”學習去,等培訓完了才回去。
回到刺史府,趙二除了向劉備他們報告戰果外,就是寫檄文發布青州諸郡,通緝管承,旦有發現其蹤跡者,有重賞。
這管承要是徹底銷聲匿跡了就不管他,要是還敢出來鬨騰,就收拾他,下次一定要把他捉住,不能再讓他逃了!
現在北海國境內算是基本太平了,雖然還有一堆善後事宜需要處理,但是那並非緊急之事。趙二也可以暫時清閒一下。比如去看看朝廷邸報什麼的。
這一看不要緊,才幾個月的時間,就發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