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劉宏想立幼子劉協為帝,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劉辨雖然是劉宏的長子,又是皇後所生,受群臣支持,最具正統。然而劉宏卻覺得劉辨“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但因何皇後在宮中受寵,而且何皇後的兄長何進任大將軍並在朝中位高權重,故而立太子之事久拖不決,一直到他駕崩時都沒有立太子。
蹇碩略一沉吟,而後湊到張讓身旁,小聲對張讓說“若欲立協,必先誅何進,以絕後患。”
張讓點點頭,覺得有理。於是下令宮裡封鎖消息,隱瞞劉宏駕崩的事情。雖然知道這事瞞不了多久,但隻要幾天就足夠了。
之後幾人又進入了他們平日裡商議事情的屋子,將具體實施細節商議安排完畢。
於是假帝詔,宣何進入宮。同時蹇碩親自去安排刀斧手,埋伏妥當。
何進完全不知道這事,聽到皇帝宣他,不疑有他,隻當劉宏這個妹夫最近又有什麼新花樣要玩了。
畢竟自從西園八校尉成立後,這位皇帝就開始對軍事越來越感興趣,又是平樂觀講武,又是西園軍親自出擊平叛,玩得不亦樂乎。
何進隻聽任他胡鬨。雖然這些舉動多少有些製約了他的軍權,明顯是漢靈帝的權力製衡之策。但自己身為國舅,身為大將軍,統領天下兵馬,又有何可懼?
何進走到宮門前,剛剛下馬。一個人突然閃到何進身前,對他使了個眼色,何進一看,原來是司馬潘隱,於是打招呼道
“哦,小潘啊!令妹金蓮近來可好?”
潘隱心說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惦記我妹妹,趕緊又一次使眼色。何進這才意識到他有要緊事。於是兩人移步到一個角落處。潘隱對何進小聲道“大將軍不可入宮。”
何進奇怪道“陛下宣召,焉能不去?”
“蹇碩調集軍士,埋伏於宮內,欲取大將軍的性命!”
這潘隱是西園軍中的司馬,算是蹇碩的手下。因與何進是早年故交,所以與何進私交甚厚。他無意中發覺了蹇碩的異常調動後,便找了個機會溜出來,偷偷向何進告了密。
很多人受電視劇影響,以為九常侍們每次殺何進都是帶著一群太監,其實是錯誤的。太監們自從被閹割後,身體虛弱,陽氣大損,氣血不暢。而這時候葵花寶典之類的太監專用武功又沒有被發明出來,他們哪裡有什麼戰鬥力?
這蹇碩身為西園八校尉之首,手下自然是有不少軍士的。他為了誅殺何進,特意調動了一部分西園軍士卒入宮埋伏,卻沒想到自己手下有潘隱這個二五仔,就這樣泄了密。
何進聽了大驚,雖然
不知道蹇碩為什麼生了那麼大的膽子,膽敢無視天子公然誅殺自己。但他還是急忙離開宮門前,回到自己在雒陽的宅邸裡。同時派人召集與自己一黨的那幫文臣武將過來,說有要事商議。
武有中軍校尉袁紹、虎賁中郎將袁術、典軍校尉曹操等人,文有尚書盧植、侍禦史鄭泰、主簿陳琳等人,可謂人才濟濟。
其中袁紹、曹操、陳琳等人先到,其餘文武大臣就要慢一步了。
何進等不及了,便一拍桌子,大怒道“哼!這些個閹黨,老子要把他們斬儘殺絕!”
何進一怒,其粗俗本性不由又暴露出來,居然當著群臣麵自稱老子。而下麵眾人也早已知其本性,習慣了。
座上一人挺身而出曰“大將軍息怒!宦官之勢,起自衝、質二帝之時。朝廷滋蔓極廣,這不是一朝一夕能成事,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殺絕的。倘若謀事不密,泄露出去,必有滅族之禍。請大將軍三思!”
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宦官乾政,不是短時間內才有的,隻是最近幾任皇帝期間變得更加猖獗了而已。而要徹底誅除宦官勢力,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宦官就是皇帝的家奴,是皇權的代言人,也是皇帝用來製衡其他勢力的工具。隻要皇帝想把握權力,那麼宦官就不可能失勢。這也是為什麼劉宏要組建西園八校尉,卻以蹇碩為首的原因了,這就是利用宦官來與外戚對抗製衡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