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將軍何進跟自己也算認識,倆人還一起玩過投壺。但在這種敏感時刻,難保他不會對於他貿然來京有什麼彆的想法。
畢竟自己跟何進算不上很熟,隻見過一麵而已。
曹操就不同了,這人可以算是自己在京裡最熟的人了,跟自己關係也夠好。最關鍵的是這人不拘小節,不太在乎手段。對於自己一個青州刺史,不在青州呆著,冒著被治罪的風險跑來雒陽攪合,不會怪罪的。
……大概。
要換了盧植那樣的就不行了,至少一頓訓斥是免不了的!
趙二走到曹操宅前,發現時不時的就有人前來拜訪。也是,堂堂西園八校尉之一,地位尊崇,跑來找他求官、辦事的人多了!
看了看天色,還早。便找個附近攤子坐下喝水。等到日頭西垂,曹操府門前冷清了,才過去。
拍拍門,門應聲打開。趙二一看,居然還是幾年前見過的那個門子。曹操這人還真是念舊。
這個倒是趙二有所誤會了,因為對於身份高貴的人來說,門子這個崗位是不會經常換的,畢竟客人來主人家拜訪,第一眼判斷客人身份的,就是門子。門子需要記住所有到訪者的麵孔,並予以區彆對待。
尤其是曹操這種看人來決定是否收門包的,更是得需要門子去記人了。
一旦換了門子,這個人臉數據庫,可很難轉移給下一任。
趙二雖然見還是原來的門子,卻並沒有因此而拉下麵罩。拉下麵罩的話,門子就會認出他,從而不收他門包……這是當年曹操交代過的。
但是現在時局不同,雒陽城裡風波詭譎,趙二不想引起過多麻煩,於是也沒有顯露身份,而是直接遞上一貫錢(一千枚銅錢),改變口音道“麻煩通稟曹大人一聲,就說濟南曹二來訪。”
曹二,這個當初趙二在濟南,純粹為了惡搞而使用過的名字,此時使用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既可以用來向曹操表明自己的身份,又可以不讓其他人知道自己。
曹府門子雖然有些奇怪這些人為什麼不肯露臉。但是給的門包夠足,他也懶得管這個,轉身進去通報去了。
不一會兒,曹府的胖管家親自過來,帶領趙二他們進入曹府,拐了幾個彎後進入一個比較偏僻的房間,然後低聲對趙二說道“趙大人,我家大人說了,讓您等先在此歇息,他現在不方便見您,等晚上再跟您相見。”
趙二點點頭,自無不可。同時也看出這個管家確實是曹操心腹,連這種事都不瞞他。
之後自有仆人送上飲水吃食等物。
趙二也換回了原本的絲綢衣袍,安心地等待。
到了晚上,吃罷晚飯後,管家才再度過來,邀請趙二過去。趙二讓管家給其餘人安排住處,自己獨自去了曹操書房。
月兒肯定不能帶過去,曹操那個老色鬼,難免會生出什麼齷齪思想。太史慈也先不給他見,省得曹操見獵心喜。趙熊他們則是沒必要帶,以示自己的誠意。況且這曹操府裡能有什麼危險?
一進入書房,曹操連忙把趙二拉過去坐下,急問道“你怎麼來了?”
似是想到了什麼,曹操忽然對門口的管家笑道“下次這人來多收他門包,他現在是有錢人了!”
呸,曹操你個壞蛋!
“驛站”這個叫法,是元代以後才出現的。之前被稱為“驛”,沒有站字。而漢朝時期的“驛”專指驛馬,而沒有驛站之意。漢時的驛站分為“亭”和“置”。而置在漢朝前期被稱為“郵”,專門負責傳遞公文。置在史書中有傳置,廄置等稱呼,見於《史記·孝文帝紀》、《田儋傳》。所謂傳置是指傳車停息之處,廄置是指設有牲廄之置,置是人馬休息之所,故必定要有馬廄。
從濟南到雒陽,距離為五百多公裡。古代驛馬趕路速度大約為每日百裡到百公裡。故而設定趙二花了約一周時間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