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袁術這麼一說,其他人也開始懷疑起趙二來。這雒陽城外的外兵有好幾路,怎麼這麼巧,就你趙二先到了?
就說你布置了眼線,隨時關注著這邊吧,但是動作也太快了!
這後宮裡失蹤的宮女,說不定真是被他劫走了!
曹操卻不這麼看,他雖然知道趙二這人貪財好色,但應該不至於如此色膽包天,做不出這種事。至於他最先到達這裡,也是理所當然的。
其他幾路外兵都離雒陽有一段距離,而趙二麾下全是水軍,停靠在河岸,那河岸距離雒陽可是非常近的。
而且趙二練兵有方,麾下部隊動作迅速、乾練,可以在第一時間集結起來前往目的地。遠不是京裡這些慢吞吞的部隊可比的。
曹操一向視趙二為自己人,當然處處為趙二著想。
他在向眾人解釋完這些後,想了想,猜測道“盧尚書說當時趙州牧派兩個軍士帶太後回寢宮了。但是這些青州兵從沒來過皇宮,對皇宮內部肯定不熟,很可能是迷了路,我們還是再繼續搜尋下吧!”
眾人覺得曹操說得有道理,於是繼續搜尋起來。
時任太傅的袁隗接到消息後很快趕來,一到這裡就把侄子袁紹拉到一旁,開始商議起事後的權力分配來。
這個政治老油條才不關心什麼後宮女眷,宮女們失蹤了再招新的就是,何太後不見了正好方便自己家族奪權。至於天子,雖然重要,但也好辦,如果實在找不回來,再重新立一個就是!那劉宏不就是由一個亭侯之子登基為帝的嗎?自己正好來個擁立之功!
而眼下,他認為這是個排除異己的好機會,京中樊陵、許相兩人一向與十常侍親近,可矯詔把兩人招來,然後斬之。
再說盧植與閔貢那邊,他們一直追到黃河邊的小平津渡口,這才追上張讓他們,
閔貢大喝一聲“逆賊休走!”便縱馬殺了過去。
張讓一看,這下可算是完了,好不容易搭梯子翻牆逃出宮外,越過北邙山,逃到黃河岸,跑了那麼遠終究還是被人追上了。
於是也不跑了,心說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命中該有此劫!自己自從先帝故去時,其實就應該跟著一起死的。那樣的話,至少還能風光大葬,給子孫家屬們一個好結局。
哪像現在,一直擔驚受怕了那麼久,又是下跪求人又是搞陰謀,終究還是沒能活下去,唉!
想通了這些後,他便在原地整理了下衣冠,然後對著劉辯拱手再拜,叩頭辭彆道“臣等殄滅,天下亂矣,望陛下自己保重!”
遂投河而死。
二人聽了這話若有所思,為什麼張讓說他死了後,天下就會亂呢?
不過以他倆現在的年紀,尚還想不明白這個道理,要等以後才能明白了。
劉協看到那邊有兵馬追殺過來,不知道是敵是友,畢竟想殺十常侍的人太多了,無論忠奸。他想著如果是友還好,萬一是壞人,那可就糟了!既然情況不明,不如先躲起來,等一切安定之後,
自己再出來,方為上策。
於是劉協對劉辯說“此間不可久戀,須彆尋活路。”
劉辯沒有劉協聰明,自然聽他的,兩人便趁亂逃了。
閔貢縱馬一陣砍殺,宰了不少宦官,最後捉住了段珪,質問道“天子何在?”
段珪看了看周圍,心說剛才還在啊!隻得道“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
閔貢大罵道,是你們劫持的皇帝,你現在說不知道?簡直作死!
遂殺段珪,懸頭於馬項下,分兵四散尋覓,自己卻獨乘一馬,隨路追尋。
再說盧植,帶著趙二留給他的那隊青州兵,在河岸找到趙二,問道“趙州牧,你可有看到天子?”
同時奇怪這趙二不是說呼喚大部隊去了嗎?為什麼在河岸邊發呆?
趙二哪裡是在發呆,他是在構思事後對朝中諸公的說辭。畢竟從盧植手裡接手何後這事,是他臨時起意,沒有經過事前計劃,說不好什麼地方就露出馬腳了。
一見盧植問他,他便說了剛才構思好的瞎話道“盧尚書,我本來是要叫我的大部隊過去皇宮那邊的。不過我留在岸邊的手下說,他們看到有一支所屬不明的部隊,挾持著大量女人朝遠處跑了。我心想這誰這麼大膽,居然在皇宮裡趁火打劫,便派部隊去追擊了。但是我又想到皇宮這邊還需要人,便在此猶豫……”
盧植也感到很疑惑,是誰乾的?居然敢公然進入皇宮搶女人!
周邊的部隊倒是有不少,除了趙二的青州兵之外,還有董卓、丁原和橋瑁的部隊。
盧植問“他們朝哪個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