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李肅詭魅一笑,一看機會來了,便走上前,對董卓躬身道“主公勿憂!我與呂布乃是同鄉,深知此人有勇而無謀,見利忘義。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可乎?”
他在之前與丁原軍交戰時,便認出了呂布,感歎自己這個同鄉終於成長為如此強悍的猛將了。當初呂布就因為武勇而聞名並州,隻不過那時候朝廷黑暗,呂布空有強悍的戰力和勇武的名聲,卻得不到重用,隻能在州裡擔任一些郡吏、低級軍官之類的職務。
至於呂布得到丁原賞識,成為他的義子兼主簿,也不過是近兩年的事。
不過即使這樣,李肅仍然覺得屈才了,而若是能把呂布拉攏過來,不僅可以讓自己這個同鄉能夠出人頭地,自己也算立上一大功,封妻蔭子指日可待!
“嗯?”董卓聽了眼睛一睜,立刻轉頭看向李肅,期待地問道“你能說服呂布?”
李肅得意道“是!”
董卓哈哈大笑,道“哈哈,天助我也!”
但又一想,隻憑同鄉就能說降他嗎?這李肅平時也沒看出有啥特彆本事啊?
李肅的武力在西北軍中並不出眾。武的方麵不行也就罷了,文的方麵也沒見他有啥出色的表現……噢,拍馬屁方麵倒是表現得不錯!
便有些懷疑地問他道“快說說,你將怎樣說降他?”
李肅得意地一捋胡須,道“主公有一匹名馬,叫做赤菟。”
董卓心說赤菟不就是我剛才騎得那匹麼?要不是它,老夫早被呂布砍死了!
李肅又說道“我說服呂布,需仗此馬。”
董卓心說你拿我保命的家夥乾什麼?沒了赤菟,我靠什麼逃命?彆說逃命了,以我現如今的體重,尋常戰馬已經很難再馱動我了,經常是沒走多遠,馬就開始吐舌頭喘氣了。也就赤菟這樣的名貴馬匹,才能載著我縱橫馳騁,感受年輕時(發福前)的感覺。
他當下不舍道“難道……無有此馬,你便說不動他?”
董卓更是在心裡吐槽道,彆的說客都隻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把敵將說降過來了。你倒好,拿我的馬去換!你這是說降還是搞交易?
李肅便勸道“主公,呂布乃世之虎將!武將所愛者,一是兵刃,二是坐騎,三為鎧甲。此三件乃為將者安身立命之物。今觀呂布所乘,不過尋常戰馬,他能不思良駒騎乘麼?”
說著說著,還看向了李儒,尋求他的支持,李儒沒有表態。李肅又繼續勸董卓道“赤菟寶馬,與公說來,不過寵物而已。而於戰場廝殺,性命相搏之武將說來,無異於性命一般。那呂布,手中戰戟,身上獸麵吞頭連環鎧,皆非尋常之物。所缺者唯胯下坐騎爾!如得赤菟之馬,則如虎添翼。主公若想收降呂布,我以為非赤菟馬不足以動其心,也不足以示公之誠意!不知主公可舍得此馬?”
心說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說降這事,有時候就是搞交易。沒足夠的好處,光靠嘴說,誰要投靠你?
董卓氣道,什麼寵物,我的保命之物讓你說成什麼
了……不過後麵的話倒也有幾分道理,這個……這個……
董卓隻得看向了自己的智囊李儒。
李儒撚著胡子,在思考李肅的話,以及相應的利害得失。就算是一流謀士,思考也是需要時間的。
李肅又趁機提出要求,並下了保證道“如有此馬,再加珠寶先動其心,我再勸說,陳說利害。料那呂布必反丁原,來投主公!”
董卓還是拿不定主意,繼續看李儒。
這時李儒終於思考完畢,拿馬換呂布這事並不需要考慮那麼久,他主要思考的是如何說話才能讓董卓同意。很多時候,思考這個要遠比謀劃計策要重要得多。
他轉頭對董卓道“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馬?”
他知道董卓在想什麼,又補充道“主公有了呂布,還用擔心安全麼?”
董卓終於沒得擔心了“好,老夫舍馬!”
唉……大不了以後不騎馬了,坐馬車就是了。
我的青春喲……一去……不複返!
另一邊,丁原帳中。
趙二與丁原聽了呂布的描述,感到有些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