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師!
不提那道士,再說會盟高台。
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眾人請袁紹登壇。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恐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天誅地滅。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底下士兵們便一齊跟著喊道“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天誅地滅!”
三十萬人一齊喊,那聲勢簡直是相當震撼,連趙二都聽得有些熱血沸騰,跟著喊上了。
讀畢,歃血儀式開始。袁紹首先用手蘸了一些動物血,先朝天一彈,再沾血,往地上一彈。最後沾血,在臉上橫向一抹。
趙二等其他諸侯也跟著以手蘸血,在臉上一抹……嘖嘖,真腥!
歃血已罷,下壇。眾人扶袁紹升帳而坐,下麵左右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趙二的爵位是關內侯,雖然比亭侯還要低一級,然而在場的諸位中,達到這個爵位的還真不多。
畢竟爵分二十等,關內侯雖然在侯中算最低的,但在爵中卻是排第四的。關內侯可以買賣也隻是近幾年的事,以往都是非軍功不能封侯。在場諸人自恃身份,還不屑於去買爵位。
所以趙二憑借著這個爵位坐得很靠前,排在孫堅之下。趙二與孫堅這個老朋友互相點了點頭,示意一會兒再聊。
趙二雖然對這個排位沒什麼不滿,但其他諸侯心裡可就不一定了,隻是嘴上沒說什麼。
曹操人精,看出了這一點,在行酒(張邈酒也是我的!)數巡後,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意思就是,咱們大夥都是為了國家而來的,都聽盟主的,你們就不要因為誰比誰強,而計較什麼排位座次了!
眾人聽曹操這麼一說,那些對排位不滿的人也就沒了機會發作,老老實實地按照排好的座位坐下了。
包括張飛這貨,也隻能偷偷小聲道“哼,要俺說,讓老趙去當這個盟主才好,老趙是州牧,他們不是刺史就是太守,不讓老趙當盟主就罷了,還不讓老趙排最前。”
其實他也就是私下說說而已,袁家四世三公的名望有多大,他也清楚,除非袁紹當盟主,否則其餘誰當盟主都會引起底下人不服。故而之前選盟主時,他也沒有出言反對。
劉備不得不勸道“好啦好啦,我一個國相都沒座位,不也沒說啥麼!”
劉備因為與趙二算一路,所以沒給他安排座位。當然,主要原因還是袁紹沒注意這個,他還以為劉備是趙二的一個跟班,不知道是國相。
袁紹曰“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請各位務必要遵守,勿得違犯。”
眾人自然連連稱是,表示一定一切聽從盟主吩咐,絕不違犯。
袁紹看袁術是自己弟弟,自家人應該不會反對自己,便分派職務道“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勿使有缺。”
本來運糧這事,交給趙二最適合,他手裡船多,正好可以通過水運載糧。不過袁紹覺得,這糧草大事,還是
交給自己人更放心一些。那趙二跟自己可向來沒什麼交情,誰知道會不會出什麼事情。
而趙二也沒反對,隻是在事後私下派人向他提出了請求趙二的青州兵挑食,吃的糧食與其他地方人不同,他們不肯吃彆的地方的糧食,隻吃青州產的飯菜。所以趙二軍隊的軍糧另外單運,由趙二自己負責,不需要袁術來統籌。
袁紹見對方沒有公然反對自己,而是私下找自己商議,很給自己麵子,便也由他去。
趙二見袁紹答應,便鬆了口氣,心說把糧草交給袁術那貨管理,就是這次討董最大的敗筆。自己可不能被這種人給坑了!
而那邊袁術心裡卻埋怨上了,心說好你個袁本初,不把盟主位置讓給我也就罷了,還讓我去乾押運糧草這種下等活計,你這個婢女生的過繼的庶出子,顯然是在針對我!
袁紹不知道袁術在想什麼,還以為他很滿意,你看,他高興得胡子都翹起來了!
袁紹又分派趙二道“趙州牧,聽聞你善領水軍,還請你率領水軍巡視河道,保證河道暢通!”
趙二自然點頭答應。
袁紹又道“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虎牢關挑戰。其餘人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孫堅當即站起身來自薦道“堅願為前部先鋒!”
袁紹一看是孫堅,想著這孫堅號稱江東猛虎,勇武了得。而且曾經參加過多次戰爭,作戰經驗豐富,便同意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
於是大軍整軍出發,兵發虎牢關!
在準備出發的時間裡,趙二專程又找到孫堅,倆人一起敘舊。
“文台兄,好久不見了啊!哈哈!”
“哈哈哈,雙飛啊,確實好久沒見了,為兄想你得很啊!”
“我也是,哈哈!聽說你最近又生了個兒子?”
“是閨女啦!”